试想一个充满创作欲望的天才,在人生最大有可为的十年中,却只能身处牢笼,与一伙毫无羞耻的强盗、杀人不眨眼的惯犯、卑鄙无耻的告密者以及最花言巧语的骗子一起,过着毫无自由、毫无空间、度日如年的生活,这不是一个小说的框架和构思,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真实经历,很难想象那样一个极端的环境可以给一个敏感而沉重的心灵带来什么,或许也无需想象,因为“手记”从不是想象翱翔的天空,而只是对真实事件最朴素的记录,更何况它发生在一个名为“死屋”的地方。
简单说来,这是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回顾自己西伯利亚监狱苦役生活的手记,作品假想了一个名为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戈梁奇科夫的贵族囚徒(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一个贵族),在西伯利亚一座小城郊外的监狱中度过多年苦役的生活故事,手记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反映了“我”在死屋中的不断变化的内心感受,从刚进入死屋中的惶恐和痛苦,到渐渐适应一切,并在这其中发现了生活更为深层的东西,最后在希望的曙光中重获自由,除了个人的心路历程,手记更重要的是描写了近二十个性格不同的苦役犯,通过这组群像似的雕刻,“我”无疑加深了对生活、对环境的理解和对生命自由本质的认识,这也正是这部手记的深刻之处。
手记分为两卷,第一卷重点放在“我”初到死屋后的一系列观察和感受,以犯人们共度圣诞节结束;第二卷重点描写了“我”因生病而在军医院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受刑之人面临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困境,并以“我”的出狱结束。
这部作品有着它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它竭力摆脱一切文辞修饰,降低所有文学性的痕迹,它不刻意去描绘一个冲突,也不那么在意一个故事的讲述,它没有去用情思和才智去一丝不苟地构建一个死屋世界,不,它不屑于那样“矫揉造作”的手法,它用最无情最有力最粗暴的方式直接把如此这般的死屋生活甩到了你的脸上,打到了你的心里。
这不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在初次阅读的过程中你简直可以找出一堆创作中的弱点,人物对话略显飘忽令人昏睡,故事之间缺乏紧密的内在关系毫无匠心独运的精密,在有些描写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拖沓和啰嗦简直一览无余——它的确算不上一部“好小说”,然而,不是一部形式和质感完美的“好小说”就没有价值吗?当你读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你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蕴含的价值根本与文本表现形式无关,而只与一颗压抑中呐喊的人性有关。
我相信,这部手记的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故事,都能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役生活中找到真实的对应和原型,陀思妥耶夫斯基关注的,不是对这些原型进行艺术的加工和美化,而是用最“肤浅”的语言把它原原本本地说出来,然后用最“深刻”的感触进行反思和剖析,这个“肤浅”,是一种艺术上的“求拙”,这个“深刻”,实乃人性本真的挖掘,这样的反差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那么,这个“我”究竟在死屋里看到了生活中怎样不为人知的一面,又如何对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而这些又能够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首先先说监狱里不为人知的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感的剥夺,取而代之的是西西弗似强制的劳动和绝无可能的独居生活,群体性生活不仅在空间上占据了人的全部身体,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摧毁了所有的弹性;在这里几乎每一种罪行都能找到代表,又几乎所有的罪犯都没有对罪行表示出沉痛的反思,这发生在半数犯人以上都能读会写的情况下,具有文化和丧失道德在此形成了一股强烈的矛盾;在自然的需要和某种自我保护意识下,犯人们在监狱里都学会了各种营生的技术,做手艺、倒买倒卖、放高利贷、贩酒……俨然形成了一个围墙内的小社会,在这儿,金钱是重要的,因为它能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由,很多犯人埋头苦干几个月就是为了在一天内把钱挥霍掉,然而这赋予了他生活的某种希望,给了他掌控自己生活的些许自由,没有这种念想是很难想象可以在这里生活下去的。
初到这个沉重、单调和窒息的环境中的“我”感到恶劣和不适,尤其鉴于贵族的身份“我”更是与这里大部分犯人格格不入,只是随着对环境和周围人的了解“我”逐渐得到信任并开始适应,形形色色的犯人让“我”对罪与罚产生深沉的思考,那便是罪行相同而惩罚却不平等的问题,甚至不同的犯人对于所受惩罚的感受也全然不同,这一切都令人感到困惑,不过随着表面的印象褪去,这种生活的真实逐渐显现,“我”发现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里的人或许并不比外面的人坏到哪里去;虽然这里有凶恶的杀人犯和卑鄙的骗子,却也有温和的政治犯和因互换姓名到这里服苦役的倒霉人,生活的多面和复杂加深了“我”对其的理解。
除了金钱,能给犯人们带来希望和美好的就是一年一度的圣诞节,这让他们泛起回忆的涟漪,又令他们感到并非全然的被世界所抛弃,所有的罪恶似乎都在这一时刻自觉消失,犯人们的身体连同心灵仿佛都在这一天得到了净化,他们肆意发泄着胸中的苦闷,又在绝望中品尝曾经的回忆,没有谁不在这一天喝醉,对自由的希望和沉重的痛苦混杂在一起,构成了这个节日的基调。第一卷就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下结束,第二卷则以“我”在军医院的休养开始。
在军医院,“我”从另一个维度审视了这里形形色色的犯人们,不同于监狱,军医院似乎是犯人们休养生息的“乐土”,这里塞满了受罚的士兵以及患病和装病的犯人,这里的制度是冰冷无情的,甚至奄奄一息的犯人都必须戴着镣铐,这里的医生却又是温情而受到大家喜欢的,这里的刑罚执行官有着变态的嗜血本性,却也有不畏任何刑罚的“勇士”,在这里“我”见证了很多犯人生命的终结,夏天的到来再次点燃了所有人心中对自由的渴求,于是,有些人策划了危险性极大的逃亡,期初越狱的成功在犯人们之间带来了振奋的力量,仿佛他们的一部分自由也被带出了监狱,然而随着逃亡人的落网,犯人们却又对之报以奚落,如同面对一个不懂事而犯错的小孩子。
在服刑的最后一段时期内,获得大家喜爱和信任的“我”不再觉得生活那么难捱,然而贵族身份还是在“我”和广大平民犯人之间构筑了一道看不见的屏障,而在即将出狱的前夕,回顾在监狱里的一切见闻,一个深沉的感概在“我”的心中荡起
“在这一堵堵墙壁之内,曾有多少青春被白白葬送,多少伟大的力量在这里徒然遭到毁灭!必须把话都说出来:要知道,这些人绝非平庸之辈。要知道,这也许就是我国全体人民中最有才华、最坚强的人们。可是强大的力量白白地遭到毁灭,不正常地、非法地、无可挽回地惨遭毁灭。这是谁之罪?”
苦役生活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深层的社会,也在这里觉察到了过去对社会底层生活认识的浅薄和无知,借助主人公的声音,陀思妥耶夫斯基表达了自己对这段生活的理解和控诉,背后是他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很多非如此恶劣的人却遭受了命运最无情的摆布,在这里失去了最美好的生命自由,只是他并没有急于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也许作为一位艺术家的他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深刻的艺术作品来唤起读者的思索。
纵观整部作品,这是一部充满诚意的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来没有刻意描绘和夸大什么,只是客观的描述和冷峻的观察,诚如“手记”的书名,它是对这段生活的最诚实的记录,是一份沉甸甸的实事资料,是一个敏感的人对最绝望环境的观察,也是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探寻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重要文本依据,如果要我归类,我则更愿意将其归为纪实文学那一类,这也是阅读这部作品最为诚实的方式了罢。
附:人物简介
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戈梁奇科夫:流放西伯利亚的贵族移民,因杀妻获刑十年,手记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言人
伊万.伊万内奇.格沃兹季科夫:老派官员
阿基姆.阿基梅奇:因滥施私刑被判苦役十二年的贵族军官,略带正直的傻气却一丝不苟,心灵手巧。
费季卡:上校的勤务兵
西罗特金:年轻的美男子,因在新兵期间杀害连长而入狱
卡津:强悍又令人胆寒的家伙
奥尔洛夫:拥有无限意志力的大盗
怒拉:舍友,正直虔诚,“雄狮”的称号
阿列伊:邻人,英俊的年轻小伙子,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与主人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伊赛.福米奇:滑稽的犹太人,首饰匠,是囚犯们逗笑的对象
希苏洛夫:侍候主人公的仆人,任劳任怨的可怜人,甚至为了一些物质而换姓名
奥西普:沉默的“厨娘”
A:一个在精神上毫无人性的贪图肉体享受的卑劣之人
娜斯塔西娅.伊万诺夫那:监狱外忠诚的朋友
沙里克:监狱里的一条狗
彼得罗夫:最果敢无畏的硬汉
卢奇卡:身负六条人命,却似乎并没有赢得人们的敬畏
巴克卢申:拥有令人欢乐的性格,“工兵”,因为爱情而入狱
热列比亚特尼科夫:对刑罚犯人怀有变态热情的中尉
斯梅卡洛夫:严厉却引起犯人们怀念的行刑中尉
库利科夫:越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