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美不美?不美,家家门前都有这样的路,天天看,有什么美的。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美不美?美,好美。
少一句不美,加一句,美死了。什么原因?前者是“象”,桌子,板凳,树,烟灰缸都是物,是“象”,纯物质的东西你审不出美来;后者在“象”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物的情愫,“象”就形成了“意象”,很多的意象勾连在一起,形成了意境,“枯藤”就不仅仅是物的“枯藤”,“流水”也不仅仅只是物的“流水”,而变成了带有思想感情的的“枯藤”和“流水”,意境的美就显现了出来。
鞋店里陈列着很多漂亮的鞋子,错落有致地摆放着,都漂亮,引来很多人观看、试穿和购买。这些鞋是漂亮的,崭新的,但未必是美的,因为那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件。
梵高画了一双破旧的农夫的鞋,鞋底磨的薄薄的,鞋帮上有无数的划痕,有破洞。从这幅画里我们似乎看到农夫今天穿着这双鞋在地里被土坷垃拌了一下,明天在泥的路上陷进去了,后天这双鞋承受着从肩上担子里压下来的重量。这虽然是一双破鞋,却不止是一双破鞋,它承载着农夫的生命。美不美?美!
我们常说一个女人是美女,因为她身材好,三围匀称,皮肤白皙,长发飘飘,美不胜收。但这并不是美学意义上的美,这种美只是给人带来感观上的愉悦,或者叫快感,并非就能撞击人的心灵。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面貌奇丑无比,人人避而嫌之,却有着高尚的灵魂,即使牺牲自己,仍义无反顾地救人于水火,与其外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是真美。
美是一门学问,中国的老子、庄子、孔子都具有美学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但终没有形成系统。西方在美学领域走在前面,流派频多,系统完善,这是需要深入学习的地方。
美是美的,是感性的,我们都愿意接受它、欣赏它,甚至创造它。但美学的著作读起来却异常的煎熬,它是理性的,晦涩的,一句话要反复读都不一定懂的,什么“理念”、“存在”、“存在者”、“此在”等等等等,读起来不明不暗、忽明忽暗的,不如扔了书本,抱头睡觉。
但绝对睡不踏实,因为如果不攻克了这一点,你又有什么办法把理性的真善美通过感性的方式创造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