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高中时期的班长小A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出差,难得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遇到老家的朋友,于是就约了晚上一起去吃路边的野烧烤。
小A属于上学期间性格就很活泼的一类人,毕业后多年都和班上的大多数人保持着联系,每年还在过年期间组织个同学聚会。现在他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时不时的出差搞些展会,也算是把自己的性格特点发挥了出来。
老同学见面的话题无非就是聊聊其他老同学。说到了当年班上有名的通宵四人组,还记得当年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是:“这几个人,不是在网吧里面,就是在去网吧的路上”。结果后来几个人合伙搞了个货运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反而现在成了原来老同学中最有钱的,每天过得别提多么逍遥自在了。反观当年那几个学习好的,除了有几个现在去了国外的,其他的大多都是在政府、事业单位当个普通职员,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几杯酒下肚,小A不禁满脸通红的破口大骂知识改变命运是骗人的。跟老同学聊了很久,基本上是把能记得起名字的老同学的现状都“八卦”完了,把小A送回酒店后,在回家的路上不禁也在思考,为什么上学时候的“明星”好学生大多一个个都沉寂了呢?
反驳读书无用论的文章已经有很多了,我们今天来换个视角看看。
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我们认为的那些“好学生”真的足够好吗?
我们对于当年好学生的判断标准仅仅是参照于当年所处的环境,我们大多数人的初高中都不是像清华附中、北京四中那样的好学校。换句话说,我们的中学也仅仅是一个一般的中学。在一般中学里面的尖子生,拿到全国范围内比较也仅仅可能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不排除有些特别优秀的)。
说到这里,我们还只是比的学习成绩这一单项,如果加上情商、创造力、见识视野之类的,可能也就刚刚达到中等水平线。
这些我们认为的好学生其实在社会上大多都处于一般正常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他们在上了大学以后,很多其实都处于一个中等水平——学习成绩中等、社团活动中等、社会实践中等,甚至连打游戏都也是个中等……
毕业以后的他们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铁饭碗”工作,拿着3000-5000元的固定月薪,过上了父母辈所期望他们过上的稳定生活。
当然,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都是不认命的,看着以前那些好像还不如自己的同学,一个个赚了大钱,登上人生巅峰的时候,他们也会不甘命运如此。于是拿出以前的“成功经验”,努力学习,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背300个单词,学习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等,然而,努力学习却发现学到一定程度就达到了瓶颈,再努力也赶不上那些个能力强的,最后成为了一名什么都懂一些,但是什么也不精通的“全才”。
于是乎开始看看创业项目,开饭店赚钱、做咨询赚钱、网上兼职赚钱,查阅了无数资料,当信心满满下决心要辞职创业的那一刻又犹豫了,自己现在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创业万一失败了呢?同样,他们也不敢跳槽,也在犹豫跳槽了以后万一还不如现在呢?跳到创业型企业、私企万一哪天倒闭了呢?是的,这一轮,他们又败给了自己现有的“安定成本”。
看看自己周围那些拿3000-5000月收入的年轻人群,他们大多都有着相同的标签:父母都是“铁饭碗”工作、初高中的学习成绩大都不错、家族中没有创业基因、一本院校毕业……
并不是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而是你的知识是否已经达到了改变命运的标准线。
道理就好比并不是英语过了四六级就能去做外交官一样。自己可能是比一般大多数人优秀了,但是离改变命运的那个优秀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这样的状态,又真正下定决心要改变命运,两种方法推荐给你:
努力钻研一项技能,学到精通。放弃自己现在所认为的不甘放弃的一切,大胆去做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相信不甘命运又努力拼搏的你,最终一定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