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或不见》
作者:扎西拉姆·多多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 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一直以为这首诗出自仓央嘉措之作,直到今天读完白落梅的《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才知道,我一直以为的原来是错误的,它是扎西拉姆·多多的名作。
但央嘉措的“第一最好不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这首诗我是很早就拜读过的,通读完这本书才知道,仓央嘉措的一生得以遇到两位至亲至爱的小女子,一位是青梅竹马的邻村女孩,原以为可以守着这份平淡的幸福,安稳地过一生。然而造化弄人,转世灵童的身份从被走出小村进入华丽的牢笼里后就了断了少年的前缘。谁曾想,许是他的思念感动了上苍,许是他的情缘还未了断,佛祖恩许似的让他发现布达拉宫通往拉萨城的甬道,在一间叫玛吉阿米的小酒馆,浪子宕桑旺波爱上了美丽的琼结姑娘,让他又有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在他无奈地乞求佛中也没有答案。是的,世间多少情怀需要蓄养,多少诺言期待兑现,多少错过渴望重来,但我们谁人不是岁月的手下败将。
跪在佛前,抬首望佛,佛一如既往的平和、慈悲。而跪拜人的心境却终究会悟道世事的圆满都将归功于人心。飘摇的经幡,舞动虔诚的信仰,转动的经纶,摇醒前世的记忆。经卷是知音,念珠是佳人,梵音是情歌,酥油灯是光明,佛在心中,因果善念是执拗。
有人说,仓央嘉措是为佛而生,也有人说,他是为情而生,亦有人说他是为文字而生,从来没有人说他为自己而生。纵观他的短暂25岁的经历,他想要的无非是自由自在无所拘束的携佳人戏红尘,然而,特定的身份让他这寻常的欲望成惘然,于是迷茫成了他余生的结,逆来顺受的抗争成了无言的结局。
权毒,未染之前,或许还是清白,染上之后,它会侵入骨髓连同思想都会被腐蚀,善良的仓央嘉措终究成了政治牺牲品。走过多少春去秋来,始终无法丈量红尘的路程到底有多远,美丽的青海湖成了他栖息地的传说,我们记住的永远是25岁之前的仓央嘉措,那个在小山村里自由放牧的少年,那个在布达拉宫接受十万信众朝拜的活佛,那个在拉萨街头,欢唱情歌的浪子,所有的过往都终结在青海湖边。众多的信男善女前往湛蓝的湖边去朝拜或寻求偶遇,是希望还是祈求?恐怕世人没有答案,有的只是心中的那份执念。
生,不过是一朵花开的时间,死,亦不过是一片叶落的刹那。与我而言,只希望这位痴情之人在转世轮回间携手自己的所爱共度平稳的余生,多些希冀少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