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班头宣布90天写作训练营圆满结束之后,我就开始纠结了“今天的文章写还是不写呢?”我知道这其实是因为我又“二”了,心里想的是要么就一直写,要停下了可能就一直停下了。像我这样“二”的人其实有很多,比如有些人吃素他就不吃肉了,看了中医就不再看西医了。要么用矛、要么用盾,岂不知这两样都是用来保护自己的,并不“矛盾”。
“二”,学名叫做“二元对立思维”。在发展心理学中提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二元论阶段。在这一阶段,青年期的思维常常偏颇于要么正确、要么错误的二分法,较少考虑合理或不合理的程度。他们对问题和事物容易持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看法。对知识和真理的认识也缺乏相对性观点。
有一位老师曾经提到过一个案例,说一名男性去咨询,他的妻子出轨了。他说:我已经原谅她了,可是为什么我们两个的关系还是不能恢复呢?这位老师说:正是因为你觉得“原谅”她了。你觉得都是她的错,你没有错,在道德上你处于高位,可以“原谅”她。但实际上她的出轨,作为丈夫你就没有责任吗?要想让关系变得好起来,丈夫必须意识到在家庭这个系统里,没有百分百的谁对谁错,承担起自己那一部分责任,才能真正做到互相理解。不“二”了就是从我对你错或者我错你对中跳出来,看到我们两个人可能都是对的。
今天在《正见》里看到这样一句话,让我颇为感慨:为了忧郁的童年而责怪父母,或为了父母的不睦而自责,都是徒劳无益的,因为我们无法察觉许多隐藏其中、相互依存的因缘。这两种想法我都有过:我小的时候认为父母没有问题,都是因为我不乖、不够优秀所以他们才吵架;长大了我又觉得父母对我不好,我一个孩子能有什么错,一定都是他们的错,我的童年才不幸福。这也是典型的“二”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会“二”了?因为站的维度不够高,无法觉察到还有“许多隐藏其中的、相互依存的因缘”,也许结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每个人都已经尽力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了。
佛教里面认为没有善也没有恶。一个人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恶人,不是他生下来就是“恶”的,而是他所处的环境,尤其是他接触的其他人对他的影响,让他“恶”的一面展现了出来。而对他造成影响的人又受到了其他人的影响。所以一个人的恶广义地讲就是所有人的恶。同样的,一个人的善也是所有人的善。当意识到存在这些“看不到”的因缘时,谁有能说谁就是绝对的好人,谁又是绝对的坏人呢?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可以心安理得的“二”,童话故事里坏人和好人泾渭分明。但一个成年人,就需要警钟长鸣,需要经常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会这么纠结?我是不是又“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