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马上要过30岁生日了,她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买一个心仪很久的名牌包,三万多。她想要买这个包包已经很久了,现在终于有一个机会打算自己送给自己这个礼物。
但是三万块不是一个小数目,我劝她三思,我问她买这个包包能给你带来什么?
她回答说:快乐,开心,爽。
我说:我担心这个购买带给你的快乐太短暂,有了这个包包还有比这个更美好更漂亮的包包,这个包包能够带给你的快乐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了。你就会把另外一个包包作为目标,不停的追逐下去陷入物质的黑洞。
人们对物质的拥有的欲望和迷恋真的很可怕,让你看不到其他的目标和追求,心甘情愿的只为它臣服。
我们到底改如何面对物质,面对自己对物质的迷恋和欲望呢?
今天听樊登老师讲《论语》这一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为学,吾必谓之学矣。”
其中贤贤易色就解释了我的困惑。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注重内在而不是外在的表现。
内在的东西就是“贤”,外在的东西就是“色”,要多多注重培养自己内在的品质,而不要过度的注重外在的形式;看待别人的时候也要多看这个人的内在而不是外在;崇拜一个人的时候,要崇拜一个人的内在而不要崇拜他的外表。
物质的追求是没有穷尽的,得到的越多越空虚,原因是永远有更好的东西你可能求而不得;
内在的修炼和学习虽然也是没有止境的,但是自己觉悟每成长一步,认知每提高一点,都是在充盈着自己的内心和思想,这大概就是最求外在和最求内在质量的最大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