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要跟大家分享日本旅行的相关内容,也买了很多关于日本旅行的书籍,想结合自己的体验一起分享给大家,毕竟我的那种“随意”的旅行方式,并不适合于大多数人。对于不会日语,不懂日本文化,第一次去日本的朋友来说,还是更加大众化的旅行方式,里面加入一点点个性化的内容会更合适。
但是我并没有就此翻开那一摞关于日本游记的书开始看,而是先看了李欣频老师的《在旅行中找到自己》。欣频老师是个充满创意的人,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制作创意,在写作中如此,在旅行中也是。
有人会说,“文案天后”不在家好好写文案,为什么要到处旅行呢?因为旅行可以带来更多的灵感。如果说原本写文案是在家里制作创意,那么旅行后带来的灵感就是让创意自然涌现的过程。
我每年都会让自己出去走走,或者是出差,或者是旅行,或者是在出差中旅行。不是说我不务正业,出差的时候很清闲,而是我觉得应该抱着旅行的心态去出差。即使行程安排的很满,去企业的路上也好,去家访的途中也好,我都会观赏这个城市的风景,或者城市的建筑,或者来来往往的人群,这种在城市中体验的感觉,对我来说就是旅行。在对接企业的时候,我会跟每个企业的HR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的收获,除了工作上的碰撞,也会有价值观的碰撞,或者生活经历的分享;工作结束之后,我就跟当地的网友面基,吃饭和面基可以并联,同频共振的感觉不能再美好。
在城市中来来回回穿梭的过程中,在与人交流的话语中间,我都可以获得很多灵感,激发我在工作中或者在小确幸中的创意,会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录下来,回到住处之后再细细品味。
在城市中如此,在大自然中更是如此。
前面写过去日本的游记,里面提到了我很喜欢日本的农村或者是小城镇,因为各种设施都很完备,同时又充满了生活最原始的气息,还原了世界本来的面貌。在这样的环境中,除了享受,更多的是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多的是感叹不得不臣服于自然,臣服于宇宙。建筑再美,城市再繁华,也都是人刻意为之。而大自然却可以用毫不需要修饰的美,让每个人都臣服于此,这是怎样的气魄和度量。
在看《在旅行中找到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欣频老师之所以会在旅行中收获比常人要多很多,就是因为她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同样看到火山喷发形成温泉,我大概会想温泉真舒服,我去泡一会儿,然后写个泡温泉的感悟分享出去。但是欣频老师就会想,火山喷发之后形成温泉,带给人们享受,那我也应该找到我自己的“爆发点“,让自己这座火山爆发出来,给更多人带来幸福。
也就是说,我在旅行时,看到的是具象的,转化的也是具象的;而欣频老师看到的是具象的,却转化为了寻找自己的本源,变成了更为抽象化的内容,然后在实践中再具象化。中间少了一次抽象化的过程,体验却变得完全不同了。
我希望在我后面分享日本旅行攻略时,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由具象到抽象的体验,收获更多事物本质和人类本源的东西,而不是只告诉你在哪里买买买。
马桶盖和电饭锅,真的比认识自己更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