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每天工作时长不止12小时,但从不敢跟别人吹牛说12小时,8小时都不敢说,因为实在不好意思,感觉在自己打自己脸......
有个大家都不在意的现象:回忆一整天的工作和学习,以及对应的时间安排,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小时是空档,无论计算地多精准。
划重点,这只是1天......
如果是一周,一月,一年甚至更长,再回想的时候,空档就难以计数了,可以马上做个小实验,回忆一下去年都干嘛去了,就出结果了。
这很简单的现象,想想还挺可怕的,生命以时间为单位组成,而时间却频频出现空档。
时间是一种抽象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抽象的东西,我们对它的记忆都会有很大的误差,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具体化,感受它的存在。
怎么具体化?得用时间记录法。
02
时间记录的来头可不小,运用到极致的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数学家柳比歇夫(算是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了),坚持做时间的记录和分析长达56年。
据他的自传《奇特的一生》里说,他本人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不看表也能预知时间过了多久,以及接下来这件事需要耗费多少时间(估计是误差5分钟)
他一生的工作量也是惊人:发布了70多部学术著作,从哲学,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到昆虫学等等,学术论文和专著有500多印张,相当于一万两千多张打印稿,这个工作量相当于专业作家的几倍,比一般人多活了一辈子。
柳比歇夫最倚重的方法就是事件记录法,过程很简单: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数据、消除浪费时间、重新安排时间,相当于私人定制的时间管理方案。
这已经成为柳比歇夫的本能式习惯,每做完一件事,就迅速拿纸笔记录一番(现在有APP),而这恰恰是最顶尖的时间管理方案,对于抽象的物质,只能靠数据去直观地感受它的存在,了解自己在它身上的习性,才能掌控时间。
03
如何实际操作?
没有具体的标准,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奇特的一生”只是柳比歇夫的自传,并非是操作手册,而他本人也仅仅是把这个方法用在自己身上,并没有像GTD的作者那样到处开演讲分享。
我个人使用是把它按操作难度分成两类:部分记录、和完整记录。
部分记录是只记录有效时间,也叫纯时间,就是高效工作,能产生效益的时间;
完整记录是把一天完整地记录下来,主要是分析纯时间之外,有多少碎片化时间消耗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记录时可以用5分钟为单位进行记录(四舍五入),方便统计,如果偶尔忘记计时,可以通过回忆来感觉时间的消耗,只要误差不超过5分钟都是正常的数据。
举个爪,我每天开始工作学习时,都会掐一个计时器(淘宝上的地摊货,使用简单最重要),每次因为分神,中途喝水,打电话等等中断时,都会利索地把表暂停,重新工作时再继续,得出来的就是有效工作时间,每天大概4-5小时。
(PS:可以使用传统的计时器,或者专门的时间记录APP,像爱今天,Mr Time等等)
如何分析总结?
如果采用了完整记录,可以在每周每月的分析上,对时间进行分类,把消耗的时间分成至少4大类:效益时间、投资自我的时间、固定消耗、浪费时间等(按重要性),然后可以得出每周每月的分布数据。
通过分析数据,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分析的要点是“效益时间”和“浪费的时间”,根据这个直观的数据来持续改进,高效利用时间,而不是凭感觉,每天喊“珍惜时间”的口号。
04
很多人对时间管理有误区,时间是没法管理的,时间管理这个词具备一定误导性,真正能管理的是自己,管理自己的前提是熟悉自我,也就是“知己”。
柳比歇夫的记录法实际上就是了解自己的一种方法,通过了解自己,然后了解时间,从而把控时间的节奏。
可能有童鞋问,光记录都消耗不少时间了吧,怎么省时间呢?
时间记录本身消耗的时间很少,提笔记录而已,但每周每月每年一次的记录的确要消耗一些时间,那是分析数据;
其次时间的记录不是省时间,而是最大化利用时间;工作时长不重要,有效工作时长才重要,高效的一小时比低效的10小时产能都要高得多,这点我深有体会,时间的质量最重要。
时间记录就是,不断地给有效时间做加法,给无效时间做减法,使劲地挖掘自己的人生潜力,达到效益最大化。
可能也有童鞋问,既然时间记录法的产生的效益那么高,那有局限性,有缺点吗?
当然,任何方法都有局限性,时间记录也不例外:操作难度不低、周期长、特殊群体不适合
完整记录难度是挺大的,很容易漏记,所以建议初学者用部分记录,只记录有效工作时间,每天记录5-10行,轻轻松松,两分钟搞定。
周期长是指,这个方法想形成本能式的习惯起码要半年以上,由部分记录过渡到完整记录,到严谨地分析数据。
也并非适合每一个人,有自律精神,爱学习,爱效率的人这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提倡创意,想法天马行空的人,显然不适合,更适合随意点的生活,但可以尝试只记录有效时间。
05
敲黑板,总结一下:
1、时间是一种抽象的物质,我们对它的记忆都会有很大的误差,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具体化,感受它的存在。
2、时间记录法过程很简单: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数据、消除浪费时间、重新安排时间
3、按操作难度分成两类:部分记录、和完整记录;部分记录是只记有效时间,完整记录是记录一整天,从起床到入睡。
4、记录时可以用5分钟为单位进行记录(四舍五入),方便统计
5、时间无法管理,真正能管理的是自己,通过分析时间数据,管理自己
6、给有效时间做加法,给无效时间做减法,挖掘人生潜能;
7、高效能的1小时比低效能的10小时高产得多,时间质量最重要
做计划和时间管理是一对搭档,都是需要长期实践才能产生高效益的能力,我们无法一开始就能掌控五年,十年那么长的时间;
但我们能从掌控一天开始,慢慢地具备掌控一周,一月,一年的能力,从而让自己的步伐逐渐地和自己预设的人生方向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