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关于一胎生育率跌破0.5的新闻,作为一个仍未贡献生育率的普通90后,我想谈谈自己看到的一些现象。
我是93年出生的,大学毕业也已经有九年之余,身边的同龄人在小城市生活的基本都已经有一个孩子,但是在北京生活的基本都没孩子,甚至包括很多周围的八零后,并且很多人仍是单身。看下来,周围比较早生孩子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从小家庭氛围和经济条件都不差,对家庭生活抱有信心和渴望,结束学校生涯后便很快结婚生子。另一种是没有读大学,很早就出来打工,因为很早就开始经历社会的人情冷暖,人到二十出头就看起来非常老成了,自然会觉得自己不小了要结婚生孩子。前一种人因为有原生家庭条件的支撑,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的支撑,都使得新建的小家庭比较容易和睦相处,而后者显然在生活中面对着更多的挑战,有些实在无法继续维持的,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带着年幼的孩子与另一半分道扬镳。
而身边这些还不生孩子,甚至还不结婚的人,正好介于以上情况之间。跟第二种情况相似,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经济和精神同样没有任何的支撑,但是因为十几年前开始的大学扩招潮,幸运地被潮水拍到了岸边,有机会摆脱曾经差劲的生活体验,追求一种看似幸福的生活。但是认知和眼界的打开某种程度上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比如说不愿生孩子。这些人还没走出小时候父母吵架、家里缺钱、亲人被病痛折磨而不得医治等等心理阴影,而自己的能力,包括经济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精神力,又不足以支撑一个新家庭可能出现的这些所有事情的后果,理智告诉他们,暂时先放一放。这些人有忧患意识,对自己的人生极度负责,当然也对生儿育女这件事情极度负责,要么不生,要生就好好养,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优渥的生活和学习资源,和切实可行的人生指导。生孩子只是怀胎十月,但是生完后的几十年里,你跟这个生命永远地纠缠在了一起,那些催婚催生的人不懂,他催的不是结婚那个典礼,也不是生孩子那个过场,而是别人将来一生最重要的整个生活体验!结婚和生孩子不是完成KPI,达到了便拿奖金走人了,而是砸钱创业,注册公司的那一刻仅仅只是个开始。
自己圈子也不大,以上只是自己小圈子里看到的一点小事,分享给大家。生活只有冷暖自知,没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希望每个人都能把持好自己的节奏,无愧于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