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民谣话题中曾有人问:为什么会不希望自己喜欢的小众歌手变红。
为什么呢。一直以来都在想这个问题,有人说是装逼,也有人说是秀优越感,可我知道,并不完全是这样。或者说,一定不仅仅是这样,一定有一些深处的情绪被我们忽视了,一定有一些因果被我们遗忘了。
这两天,发生了一些事,让我好像突然有了一点答案。
我有一个爱好,是刻橡皮章,无意在贴吧习得的技能。周围都没有人会,我也就自顾自的玩着。
前些天,看见一个女生无聊的时候拿着小刀在橡皮上刻,我就问她:“你知道橡皮章吗?”她说:“橡皮章?什么玩意儿?”我就一时兴起的跟她讲啊讲,安利她去贴吧看一看,她也很感兴趣,去看了,还问了我很多问题。于是第二天我就特别开心的把我的刀和橡皮带来了,教她刻,她很快就学会了,然后在网上买了材料包迅速的入了章坑。
材料到手后,她经常在学校刻着玩。每次都会有人凑过来围观,问东问西并且一脸兴致盎然。
然后,这项技能就迅速在班上的女生中传开了,很多人都打算学,觉得很有意思。甚至,还传到了外班。
多好的事儿啊。按理说。
可我,突然,就有点难过。怀念起以前只有我自己刻的日子。
我被自己这样的情绪吓到了,问自己:我他妈是变态吗!为什么会这么小气这么自私呢!这种一点都不积极的情绪到底从何而来啊!
就这样自我拧巴了很久,终于拧巴出了一点答案。
因为,其实,在很久以前的某一些时刻,因为某一些原因,我早就在内心无意或有意的与一些人划定了界限。
上高中之后,发现很难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很多人的态度不同,观点不同,爱好也不同。
她们喜欢着韩剧韩星,唱着我听不懂的日文韩文歌;迫不及待的想长大,对未来充满奇怪的自信,觉得自己日后一定可以怎样怎样;向往着在我听来一点意思都没有的稳定富足的生活;相信着轰轰烈烈至死不渝的爱情。
我喜欢民谣;对长大这件事感到可怕和恐慌,对社会或者主流持有怀疑和不理解;崇拜所有冲破社会的惯性坚持自我的人;不懂人类怎么会有 爱 与 恨 这么极端的情感感受。
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跟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啊。 去年有一次老师说可以带自己喜欢的电影来放给全班看,我特别激动的带了一部自己觉得既热血又浪漫的微电影,希望有人和我一样被打动。结果才刚播一点开头就有人开始骂了: " 好假啊。" " 什么乱七八糟的。 "
"你平时在家都看这些东西吗。"
更糟的是,因为全年级只有我带了电影,这部片子被每个班都看了一遍。
然后,果然没有什么人喜欢。
回家的路上,一直觉得失落。
走到家的时候想明白了。有些东西,真的只能分享给懂的人啊。是谁说这世上总有一半人不懂另一半人的快乐来着,我怎么才明白。
那么,我们只好各自为营吧。谁也不必理解谁,谁也不必讨好谁。
就这样在自己的世界里安置了一个小角落,里面摆放着自己所钟爱的一切:民谣,电影,书本,手工…因为有着这样的角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这个世界。想象着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有人和你一样热爱着这一切。就算彼此不相识,也觉得很温暖啊。
偶然发现身边有人喜欢和你一样的东西,对人生总总和持有与你一样的态度。真的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心。我们的道路相交,也许可以分享同一杯炼乳。
这样的感觉,真的很美好啊。
可是突然有一天那些你认为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他们也开始欢欣着跟你一样的欢欣,雀跃着和你一样的雀跃。和你有了相同的爱好。是的是的他们没有错,可是对不起,我真的觉得别扭啊。
深入思考之后,发现自己果然是变态。大概是太珍视自己的那个小角落,不想要把它分享给态度不同或一些方面让自己所鄙视的人。
其实美好的东西会一直美好,什么人接触都一样。如果有一天那个小角落沾了灰,一定是自己的情绪在闹。
把那些郭敬明式的情感剖析说出来之后感觉好多了。就好像最近李志和马頔撕逼时李志强调的:有什么咱们都要说出来嘛,做人要坦诚,坦诚了才能讨论。
意识到这些之后,不想再自以为是的把自己圈在一个小圈子里。我依然会喜欢我一直以来所喜欢的东西,坚持我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态度。但和其他人喜不喜欢没关系。因为真正强大的人,应该专注于自己,而不是老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在意着别人的喜好。
我喜欢张玮玮,喜欢李志,喜欢小引的一首叫西北偏北的诗;喜欢在心情好的时候刻刻章,喜欢在去了什么有意思的地方之后写写手账。小众吗,我不知道。就是喜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