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卫灵公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人能够把道发扬光大,不是道能把人发扬光大。”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①馁(něi):饥饿。
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道而不去谋求衣食。耕作,常常会有饥饿;学习,往往得到棒禄。君子担忧是否能学到道,不担忧贫穷。”
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①知(zhì):通“智”。
②莅(lì):临,到。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①小知(zhī):知,作为的意思,做小事情。
②大受:受,责任,使命的意思,承担大任。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火(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有人死于水火之中,却没有见过因为实行仁而死的。”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①贞:正,指固守正道,这里指大信。
②谅:信,守信用。
孔子说:“君子讲大信,而不拘泥于守小信。”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孔子说:“侍奉君主,应该认真做事,而把领取俸禄的事放在后面。”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别。”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志向主张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孔子说:“言辞能表达出意思就可以了。”
15.42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①师:乐师。冕:人名。古代的乐师一般是盲人。
②相(xiàng):帮助。
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边,孔子说:“这是坐席。”大家都坐下后,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师冕告辞后,子张问道:“这是和盲人乐师言谈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乐师的方式。”
诵读音频请关注沉墨国学经典诵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