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下人均寿命的逐渐增长,其实一部分人的幸福度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对于年轻人或者中年人来说,他们也许对生活没有过多的体会和感觉。可是,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他们所需求的,并非仅仅是“寿命”的长短。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独居”的孤寡老人,他们也许没有家人,也许孩子也不在了,只剩下他们自己。
这些老人,其实他们的内心是感到无比孤独的。但是,哪管自己感觉怎样,生活总是要一天天过下去的。要知道,在这个社会,又有谁会真正关心那些“孤独”的老人呢?
在很多人看来,老人家能吃饱,能睡饱,那就足够了。其他的,也就不再理会了。
曾见过这样一个老人,他因为脑中风,在床上躺了接近十年的时间。直到今时今日,他瘦的只剩下一双大大的无神的眼睛,嘴巴连话都说不清楚。
因为他的家庭不太好,所以孩子把他安置到老房子那边去生活,平时让钟点工来照顾几个小时,随后早中晚的送饭时间,孩子才过去那边看老人家几眼。
这老人家,其实真的很可怜。他的老伴去世了,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生活着,平时基本连太阳都见不到。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就能明白,对于某些人来说,寿命越长,越是好事。可是,对于一些老人家来说,寿命越长,也许只是“遭罪”的开始。
人到晚年,拼的不再是寿命了
站在中国人的“生死观”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我们的习俗文化里面,最强调的,就是如何生,而特别忌讳谈“死”这个话题。
但是,在这个茫茫的天地之中,有生就会有死,有活着就会有失去,这是永远都难以避免的问题。
当人年轻的时候,也许我们离这个问题还很远。但是,当人去到一定年纪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明晃晃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面对这个问题,其实最好的态度,不是选择生,也不是选择死,而是选择顺其自然去生活,该怎样,就怎样。
人到老年,其实我们拼的,已经不再是寿命了。而是拼家庭,拼金钱,拼心态。
为何我们要有这“三拼”呢?因为你的家庭,就是你的归宿,就是你暖和的温床与安稳的港湾。而你的钱财,就是你的底气和生活的实力。
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心态。一个人,只要他心态够好,那么自然就能长寿安康。可如果心态过分糟糕,其实人活着,也感受不到生活的滋味。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想要活得更好,我们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要有“真心”相待的亲人,要有足够的钱财来支撑,更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动力。
所以说,人到老年,拼的就不再是寿命了。
寿命越长,也许是“遭罪”的开始
曾见过很多的老人,他们有一部分人被儿女嫌弃,住进了养老院。而一部分人,他们卧病在床,连路都走不了,只能靠人来照顾......
不管是哪一类的老人,其实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算太好。因为人老了,或多或少的麻烦事儿就会接踵而来,能否过得好,不仅要看自己,更要看不同的环境因素。
如果你的孩子孝顺你,那么你将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美好。而如果你的孩子嫌弃你,甚至只想谋划你的财产,那么这个家,又有何感情可言呢?
人活一世,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丰满,更是互相关心的亲情的美满。倘若人与人之间连亲情都没了,那又何谈“幸福”呢?
如果能走能跳,能自己照顾自己,那还算不错。可是,如果自己生病了,还得看别人的脸色做人,那这样的日子,又何谈过得舒心安稳呢?
前段时间有个邻居,他摔伤住院了。可是,在住院的这段时间,他的孩子竟然不来看望他,只让他自己找护工照顾自己。
这样的孩子,这样的晚年生活,其实,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的幸福呢?
人活着,本就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幸福”而活着的。就像有些人年过古稀还追求梦想一样,有希望,有温暖,人才能活得无憾。
可是,如果人身边的环境满是冰冷,连内心也如同死灰一样,那么,活得再长久,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人到老年,别给自己留下遗憾
刘伯温有言:“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这世间的所有事儿,其实谁也不知道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只知道,能够心满意足地活好每一天,那就足够了。
很喜欢一个词,那就是“活在当下”。什么是“活在当下”呢?
曾听一位住持讲过:“活在当下,就是把心放平,不贪多,不求少,刚刚好就行。”
人活一世,终究是有“度”的。人的寿命几何,我们不知道,也不会知道。因为生活终究是难以预测的,所以说,懂得把心放平,这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就像当下的很多老年人,他们不是被孩子嫌弃,就是被家人抛弃,不是在冰冷的老房子待着,就是在养老院生活。
这样的日子,终究是缺少了“温暖”的。但是,难道缺少了温暖那就不活了吗?
不妨把一切都看淡,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就好。人活一世,确实不容易。就连佛祖也说,人生来,就是受苦受难的。
不管是否“受苦受难”,我们不要管太多,是否能够“寿比南山”,我们也不要想太多,该怎么过日子,那就怎么过日子。
只要不留下遗憾,其余的一切,交给上天就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