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本身就是一个全面,复杂,真实的存在。而且不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我没有所谓“我应该理性”或者“我应该感性”的概念。我所做的,仅仅是了解和认知这些存在。并明确告知自己,哪些我做到了,哪些没做到。
“合情合理”但“不符合现实”的例子,最常见的,就是在别人的承诺不兑现的时候。一个男的对女的说,然而只说不做。一个学生对老师说,然而只说不做。一个家长对孩子说,然而只说不做。
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表达的言不由衷。发泄情绪可以缓和问题发生时带来的伤痛,但没办法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期望与一个人“和”,那最好是发现他身上的“刺”。(也就是与我们的方向冲突的部分,注意,是方向,而不是方法。只有方向才会冲突。方法是每个人的自由。)
发现“刺”之后,根据现实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大概只有这几个选择。
1,正式“刺”的存在。绕开,尝试在其他方面与人达成共识。
2,正式“刺”的存在,保持距离。在“刺”的方向,不要尝试达成统一。
3,正视“刺”的存在,但行动上依旧尝试靠拢。然后每次都被刺到。
4,无视“刺”的存在。然后尝试靠拢,也是每次都被刺到。
千万小心那些言不由衷的话,对方并不一定是故意说的,但能改变世界的,只有最终的行动。
对人的尊重,体现在三个方面。
1,言而有信。比外人多一点点。
2,物质回报。比外人多一点点。
3,平等沟通。比外人多一点点。
尊重个人,并不是一边说“我尊重你”,然后一边把对方怼一遍。
我们需要了解所有我们“暂时做不到的事”。不论我们暂时“知道”多少。同时需要了解所有别人“暂时做不到的事”。不论对方说了什么。乍看起来,这是天大的困难。不过,不用担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万小心那些言不由衷的话,对方并不一定是故意说的,但能改变世界的,只有最终的行动。
所以我们的任何理论,最终都将落实到现实上。如果无法落实。那么不论“看起来多么合理”,事实上都还是有些“有待完善”
而别人能落实的行动,不论“看起来多么不合理”,总有对方的理由在背后支撑,以及有现实的条件(不论大概率小概率,可以是支持,可以是漏洞),让对方行动。
唉,所以吧,因为你昨天描述了你的状况,站在你的角度。别人多给你关心,就比逻辑分析要“合情合理”。
而站在我的角度。关心你,应该是你男朋友的事情,或者是要追你的男的的事情。而我并没有把自己划入那个队列。
所以在我看来,有人提出问题,我就事论事的讨论。(不单独针对个人表示关心)这就是还不错的善意。而我也认为提问者在得到这样的回应时,能够有所反思和理解,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你和我所估计的“合情合理”,都多多少少的偏离了对方的“实际期待”。
嗯,这大概是矛盾根源吧。
所以,当我们面对的是“人”,而不是“文章”的时候。即使是同样的问题,也会抱有不同的“期望”。
正如当我们面对的是“直播”,而不是“录像”,所呈现出的期望都有所不同。
并不是额外期待,只是我们对于一件事的看法有所不同。
就我的了解
你认为合理的情况,是你提出问题,其他人侧重关心。
而我认为合理的,是你提出问题,有人帮忙分析。
这两者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不同。
我的目标,并非要分出高下。只是想清楚这件事的冲突点,避免以后出现,然后我对你这边情况了解的不一定正确,想找你求证。
我的目标,是下次不再出现问题。而一些人的目标,是当下先平复心情。
我一点也不反感理性的人,因为理性的人很简单。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中间少了很多套路。
为什么有些人排斥理性?是因为他们觉得理性等同于冷血。
我只反感颠三倒四,说一套做一套,或者由着性子办事的人。一个字——“累”
我以前只知道用词要非常谨慎,表达不准确不好。然后有时候看到别人用的比喻不合适,我也会想替换更好的比喻。
直到这本书当中说的这个内容。我才发现,原来用词不当带来的“不好”,会限制我们的思考。
刚刚想到一个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意思的词“终身实践者”。嗯,我们的思维就是这样随着词汇的改变而拓展的。
对了,为什么要重视“思考”?
“感觉”——“思考”——“行动”
小心告诉自己“我知道,但是没办法。”这句话是一个死循环。因为这句话限制了人们去尝试新的办法。——我一般跟自己说,“看来我还是不太清楚具体实现的办法,下次我试着调整下。”直到真正实现,我才告诉自己。“我知道了”
某日,一游客就要渴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奇,问之。答曰:湖水甚多,而我肚子这么小,既然不能一口气喝完,不如一口都不喝。”讲到这,佛祖笑了,对那人说:“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