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人们开启了忙碌而愉悦的“扫货模式”。说到年货,对孩子们而言,糖果、果冻等零食可是稳稳地占据了孩子们心目中的C位。阖家欢聚时,pick些美味的牛肉丸、虾丸,来一场火锅盛宴,也成了不少家庭的首选。
不过在购买这些美味食品的时候,大家可要多留个心眼了,多看看包装纸上的食品成分表。不少我们“爱不释口”的食物里,都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无害的吗?
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在合理范围内正常使用是无大碍的,但过量使用可就不一定了。
卡拉胶就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们食用的食品中,如果冻、冰淇淋、糕点、软糖、罐头、肉制品、八宝粥、银耳燕窝、羹类和凉拌食品等,一度被称为网红食品添加剂。
卡拉胶最初来自爱尔兰,人们在海藻中发现了这种化合物。目前市场上有三种商业级卡拉胶,分别为Kappa、iota和Iambda。Kappa主要用于食品,在我们日常爱吃的奶酪、冰激凌、巧克力和布丁中作为稳定剂、增稠剂和乳化剂;iota则用于即食食品,Iambda则主用用于搅打型稀奶油。
卡拉胶全球市场消费总额在1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卡拉胶消费增速最快,尽管目前份额仅占全球的20%,但市场潜力不可小觑。在中国,卡拉胶在调味乳、加工肉类、肉类零食和糖果中出现的频率尤其高。
卡拉胶到底安全吗?
虽然应用广泛,但这两年卡拉胶在国内外备受争议。卡拉胶提取自红海藻,听起来天然无害,但在国外的一些实验室里,经常拿卡拉胶来喂食小白鼠,让其肠胃系统产生炎症,再来试验未上市的消炎药。在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是食品级卡拉胶,但过量食用同样可能会出现肠胃不适等症状。相关的对比实验在欧美国家也频频出现,比如美国和加拿大不少患者就表示吃了不含卡拉胶的食品后,不适的症状有所缓解。
那么多少的量才合适呢?有独立科学家提出,需要将降解卡拉胶在食品级卡拉胶中的含量降到5%以下,以保证其安全性,但目前几乎没有生产商可以做到这一点。此外,欧盟最近一次对卡拉胶的审查结论于2003年由食品科学委员会(SCF)对外公布,指出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卡拉胶,每日安全用量应保持在0-75mg/kg体重,并不建议在婴幼儿奶粉中使用卡拉胶,包括用于特殊医疗目的的婴儿食品。
在美国,有机标准每5年评估一次,核实被允许用于有机清单中的原料是否继续有效,针对卡拉胶的最近一次评估发生在2016年,在意识到卡拉胶的可能有害性后,大规模消费者请愿,美国国家有机安全委员会经评估,表示需要禁止卡拉胶用于有机食品中,目前国外许多产品会在包装上明显标出不含卡拉胶的字样,将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虽然现在关于卡拉胶安全性的争论尚无定论,但是面对这种情况,出于对卡拉胶的过量使用可能造成健康风险的考量,我们挑选食品时应尽量避免选择含有这类物质的食品。
其实,在购物时要避开使用卡拉胶的食品也很简单,食品标签当中的配料表里会显示配料成分,看到“卡拉胶”三个字,那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可能就要仔细考虑考虑了。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