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在于贫富,而在于认知。
认知低的富二代,基本都会败光身家;认知高的普通人,大概率可以找到出路。
提高悟性、认知的6种方式,这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所在。
01
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与事儿,其实都是“虚假”的。看到的,是假象;听到的,也都是虚构的谎言。
万事万物,都披上了一层外衣。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比拼的,就是谁的脑子比较清醒,谁的眼睛比较敏锐,谁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想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首先需要学识,其次需要经历。唯有“知行合一”,我们才能搞清楚一切问题的真相。
可悲的是,不少人都活成了肤浅的模样。既没有学识,也没有经历,更不懂得知行合一,也就糊里糊涂一辈子了。
02
上帝视角看问题。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答案就不一样。站在山脚看风景,啥都看不到;站在山顶看风景,将一览众山小。
站在山顶看风景,就是所谓的“上帝视角”。真正牛逼的人,就像是开了天眼一样,一眼就能看透各种事件的关联、背后的真相。
对于上帝视角,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放空固有的思绪,抛弃惯性的思维,重新站在新的高度去看待问题,以理性的思考,得出贴近现实的答案。
普通人,恰恰缺乏这种本事,完全陷入到老旧、惯性的思维循环当中,跳脱不出来,也就被一叶障目,从而导致认知错误,愈发贫穷。
03
以人性为基础,去观察世界。
这个世界由人类构成,注定“人性”是一切趋势、发展的导向,以及一切问题、天灾人祸的根源。
比如说,这人是中层管理,对下属大喊大骂,而对领导极度尊重。这种媚上欺下的行为,跟什么有关呢?就跟“欺软怕硬”的人性有关。
比如说,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却只会嫉妒比他收入更高的乞丐。这种见不得同阶层的人过得好的行为,跟什么有关呢?就跟“底层互害”的人性有关。
人性,贯穿了人之言行举止的始终。人之言行举止,又在无时无刻影响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可见,搞懂人性,很重要。
04
以利益为基础,去分析人性。
既然搞懂人性很重要,那我们该如何搞懂人性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以利益为基础,去分析人性。
人生来就是“唯利是图”的。在利益面前,不论是谁,都会露出真实的面目。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抗利益的诱惑。
为什么刘邦、朱元璋要大杀功臣?不是因为功臣做错了什么,也不是因为功臣捞了多少钱,单纯是因为功臣集团威胁到刘家、朱家的基业罢了。
这就是你死我活的利益争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人会做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儿。
05
建立理性逻辑,摒弃感性思维。
在短视频的年代,我发现,很多人都缺乏理性思维,而偏向于感性思维。理性,就是以现实、逻辑去思考问题;感性,就是情绪化。
在一条短视频里边,说点挑动人情绪的鸡汤语录,再配一首或喜或悲的背景音乐,90%以上的人就会产生情绪,失去原本的理性,被短视频的内容带偏。
一般来说,容易被短视频内容带偏的人,基本都是赚不到钱的穷人。真正的精英,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哪怕打死他们,也不会改变。
要想改变命运,首先就需要建立理性的逻辑思维。就事论事,根据现实去思考。切勿情绪化,切勿人云亦云,切勿成为被人戏耍的马戏团猴子。
06
集百家之所长,不再坐井观天。
大部分人都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事儿,而不是成年人的事儿。以至于,人们大学毕业后,就不再阅读了,一年到头都没有翻过一页书。
我认为,这是不妥的。阅读,不仅是学生的事儿,也是成年人的事儿。特别是迷茫的打工人,更需要博览群书,去找寻问题的答案。
博览群书最大的好处,就在于集百家之所长,不再眼光狭隘,也不再坐井观天。要知道,这个世界,不只有一种答案,背后还有无数尘封的真相。
就拿“国学”来说,既要读点儒家,也要读点道家,还有读点佛家,以及读点古代历史。如此融会贯通,也就明白各流派的适用之处了。
研究其他问题也是如此。既要读点哲学,也要读点经济学,还要读点心理学,以及读点社会学。到最后你会发现,无数问题都是“相通”的。
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