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于一个六口之家,我叫文澜,是家中的长子,总排行在第二。我的大姐叫安澜,三弟叫清岚,小妹叫心兰。(图画中从左往右就是姐弟们的排序)
爸爸是在一个大集团做秘书工作,他在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爷爷是一位商人,由于他小时候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商场中的摸爬滚打,深感没有文化的弊端,所以他给了爸爸最良好的教育。爸爸从十三岁起就得到了来自德国的私人家庭教师的辅导,英语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爸爸还学得一手的好书法,大篆、隶书、小楷都写得非常端庄。正是由于良好的文化基础让爸爸考取了全国最好的大学的热门专业。
对于我们姐弟的教育,爸爸主张启蒙教育和尽早接触良好的资源。
记得在五岁的时候,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两只灰色的小燕,落在了门前的电线上,它们朝着我家屋子不停地叫着。
“爸爸,爸爸!”我和弟弟妹妹兴奋地跑到屋门口,拉着爸爸的手,轻声地说“咱们家有小燕子啦!”
这一对小燕从这天开始不知从何处衔来黄泥,在我家那灰黑的房梁上垒起了窝。妈妈怕燕儿把屋里弄脏,要拿竹竿子把燕窝桶碎。爸爸却说“这是燕儿的家他没家了你让它们去哪里呢?”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爸爸随口说出了一首刘禹锡的诗句。这是爸爸交给我的第一首唐诗。
秋天燕儿飞走了,我拉着爸爸的手问“它们还会回来么?”
“会回来的,它们的记性好的紧!”
在第二年的春天一只燕子朝我家半开的房门冲了过来,又迅速的飞回了蓝天。
“爸爸,它们要干什么?”
“哈哈哈,它们回家啦!快!打开屋门吧!”
燕儿真的回来了!一对儿燕儿一头钻进了屋里。
爸爸赶紧把我们姐弟叫了过来。他随口吟出了一首唐诗。
“翩翩新燕来,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一首陶渊明的《拟古》就在此时我们学会了。
正是由于爸爸这样的启蒙教育,让我们姐弟很小就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为我们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我们刚刚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就把我们先后送到了位于西四历史悠久的京师附小学习。百年的学校、厚重而沧桑的历史,严谨的教学氛围,“知耻自励,存诚不欺”的校训让我们姐弟从小就深深的受益。
我十二岁那年父亲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但他给我们打下的烙印我们深深铭记。
此后的几十年,我和姐弟们分别选择了不同的专业。我选择了建筑,大姐选择了文学,三弟倾心于考古,小妹投身于医学。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自己的建树。我们在心底都深深镌刻着他临终的留言“人之强国则强,人之进步国则壮哉。”
我思念着父亲,我会把这份思念传递给我的学生我的后代们。这是他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的无形财富。
朋友们,故事讲完了,这就是一幅图画让我勾勒的美好故事。虽然是虚构,但我深感对于孩子们幼小心灵的启蒙和思想的灌输,真的可以影响他们一生的选择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