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遷徙,相信朋友們不會陌生,如果沒機會親眼目睹,至少也會在小說、電影里看到過。在廣州長大的我對於候鳥遷移的概念也就是書中學到的:在天空中列隊排南飛的鳥,僅此而已,實際上候鳥遷移的規模及震撼性遠遠不止如此。
加拿大,上帝創造的最美的天堂,廣闊的大地、清新的空氣、豐富的資源、平和的環境,這地球上最後的樂土不僅是人類最適宜居住之所,也是動物們的樂團,當然,各種鳥類也在這裡生息數千年。
言歸正傳,我們常說常看到在天空列隊飛行遷徒的候鳥以大雁為主,因其體積較大,在幾百米高空飛翔也顯而易見而被注目,事實上遷徙的鳥種、動物不僅是大雁其他如蜂鳥(Hummingbird),蝴蝶等也會隨季節南移北遷,因為其體形細小不被注意,此乃後話。
北美最常見的候鳥是雪雁(Snow Goose)及加拿大雁 (Canada Goose),前者全身雪白但具有黑色嘴尖及黑色翼尖,後者剛好相反全身灰黑卻在頭項之間有一圈白環及灰白色腹部。兩種大雁常在一起如天仙配,感謝造物之主。
每年春秋兩季,大雁都會北移南遷以適應氣候的變化,從北部的加拿大到南部的墨西哥灣橫跨幾千公里,幸運的是他們不需要護照也無須簽證更不受空中管理就可以隨意跨越幾個國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四海為家(笑)。
渥太華近郊人煙稀少,寬闊的原野、寧靜的環境正是大雁中途休息的好地方,加上農民收割以後在田地裡留下的各種穀物比如玉米黃豆小麥等等,更為大雁提供了補充能量的最佳場所。當然大雁也不是只取不給,他們也給田地留下了充足的肥料,良性的生物鏈循環。記得有幅名畫叫"拾穗者",想想留下一點麥穗換來充足的肥料,豈不更更有效率?不過那是幾百年前的油畫,由於生產力低下食糧還是很寶貴的資源。筆者曾有機會在秋收後的田地里拍攝的經驗,由於這裡都是機械化收割,田裏剩下的谷物確實不少,當時還有點疑問,看到大雁停留後的田野晃然大悟,加拿大的農民真的很聰明。
一見散漫無組織的大雁,其實很有秩序規則,上萬隻的大雁會自動分成幾個方塊,不知是否來自不同部落,外圍的好像警衛一樣觀察周邊情況,受惊或感到危險時會通知同伴,上萬隻的大雁瞬間騰空而起,一下子布滿整個天空,這一刻才明白什麼叫千軍萬馬,鋪天蓋地,震撼性無法言傳。如果他們感覺到集居地並沒有太大的危險,在天空盤旋一會後會又回到原位置,否則會遠飛而去,不知踪影。
來幾張拉近點的
有點遠,看得不太清楚,好,換個大炮拉近一點。
怎樣,這滿天的飛雁是否有點震撼,有點快四步的感覺?換個節奏來首慢三圓舞曲:
有點單調,來幾個集體舞:
來點浪漫的,下面的兩張照片是在同一時間、中午時份拍的喲。
借用一首大學同學,才女伍美文醫生為此兩張照片寫的詩:
嬌陽下,雁队与艷月争高低;
晴空中,飞鸟与春阳比热情。
——日月同輝,候鸟齊舞。
謝謝美文同學之美文!
來几張飛翔特寫:
大雁棲身之地比比皆是,朋友,有興親臨其境,享受震憾嗎?
雖然每年春秋渥太華近郊都有數十萬計的雪雁加拿大雁經過,由於每群大雁停留時間、地點不盡相同,要看到這麼迫力的場面還是需要做足功課以及一點小運氣。感謝觀鳥發燒友在 www.ebird.org 及時上傳最新消息,通過這些資料可以縮小搜尋範圍。筆者每季也要花上三、四個行程才能拍到較為滿意的照片。
謝謝點閱,文中所有照片版權歸本人所有,使用及轉載請預先聯絡。
本人會不定期發表一些攝影隨筆,有興趣者乞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