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冶村,到过的人多数会说是个好地方,青山吐翠,碧水流长。可是土生土长的西冶人,对背后的辛酸却有深切体会。改革开放四十年,许多农村已经发展的红红火火,西冶作为地面没企业,地下无资源的纯农业大村,农业方面依然古井不波,沉浸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我行我素,原地踏步。
西冶村人口较多,土地肥沃,加之灌溉便利,祖祖辈辈十分珍惜土地,我想这也许是如今田间道路过窄的原因之一。几年前,村里的田间道路因为宽度不达标,而扩路涉及到土地权属、补偿、利益得失差异等诸多具体问题,以及群众珍惜土地的观念一时难以转变,错失了稍纵即逝的地地通水泥路良机。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农机耕作的快速推进,田间道路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新坡片有一百几十亩地,土地下户初期,仅有一条能通过小平车的主道,叫做新坡圪洞,是名符其实的圪洞,那时种地靠的是膀担肩挑,后来通过扩路能走三轮车了,才凑乎算是条路,窄窄的一条田间土路,到了收种季节,错车是最头疼的事,遇上下雨天,泥泞打滑,更是苦不堪言,这个现状一直持续到今天。如今种地单纯的运输早已不能满足田间道路的功能,收割机进地作业不能只停留在梦想,扩路势在必行!通过村民组长和热心群众的协调努力,新坡片田间扩路终于开工了,看着来来往往群众的表情,听着七嘴八舌大家的声音,人心向背一目了然,田间扩路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透过历史残痕,管窥岁月沧桑。一条细小蜿蜒的田间路,在历经千年不变后,短短几十年间,数次拓宽,无疑算得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见证,愿田间小路一步一阶梯,且行且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