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娱乐家陈先生
图/哆啦B梦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曲筱绡和樊胜美在下电梯的一场戏,让所有的人看的是好是无奈。我和你住在同一栋楼里,我下的是负一层,你下的一层。这就是房主与租客的区别,很欣慰但也很现实。
记得刚去上大学的时候,我去给一个当地的老板送文件谈点事情。他家其实就住在一个很表面普通的小区,但我经常听在我同城的同学说那是一个很高档的住宅区。我进了小区看了一下周边的植被和绿化,和我们家那个三四线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差不多没什么分别,也是干净整洁。
但是直到我上楼给老板送完文件,他说也要出门送我一程时。我们一起乘电梯下到负一楼时,电梯门打开的那一瞬间。我就明白了为什么这是一个高档小区,低下车库了停放的最便宜的也是奥迪A4L。百万以上的奔驰和其他品牌的SUV更是比比皆是,我在车上好奇的问了那位老板一句为什么开着这么好车的人还会住在这样的小区里。那老板微微一笑说:“小陈啊!你还没毕业吧。”我回答是。老板很平时的说道:“当你在这个城市待久了,你会明白的。”
我当时还不明白,直到我毕业后第二次见到他。理解了一些,也认识了一些。
1
我和你住一栋楼里,你永远是租客,我永远是主人
不得不说的一个根深蒂固的事情是,在我们国家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城乡的人口逐渐的向城市涌入,而在大城市面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居住。而大城市的房价又水涨船高的情况下,使得年轻人比老一辈更加难以在大城市扎根立足。
我回忆起我小时候,所有的小伙伴都住在一个大院里。上同样的学校,去同样的小卖部。直到有天小学即将毕业,要开始小升初时。我才明白了,原来人和人注定是有距离的。我家住在一个小城市里,按照我上小学那年就近入学的原则。我们所有的小伙伴都应该被分到全市最差的中学(没有之一),这时候我们的家长就为了我们入学的事情而奔波。有的小伙伴因为父母是事业单位的名额分到了某某中学,有的孩子因为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的户口分到了某某中学……而有些小伙伴注定去了那所最差的中学。
这件事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人与人之间真的是有差距的,几年后我大学回家的第一个假期。十一期间我和我的表弟去移动营业厅办话费套餐的时候,意外的看到帮我服务营业员的是我的小学同学。我和她办业务的时候攀谈了起来,我一开始以为她只是假期回来做兼职。但令我意外的是,她已经在营业厅上了一年班了。
那年我准备高考,电话费什么的日常琐事都是我妈一手包办的。我有点惊讶,原来她分到那个中学里。进了个不是很好的“放牛班”,受到影响的她还是最终不能适应,而考上了不理想的高中。恶性循环下,高中的她知识脱节跟不上进度,索性放弃了学业也放弃了自己。
大城市似乎也是一样,市场的淘汰让一大波年轻人在北上广深漂了几年后又不得不回到家乡。不为别的就一句话,买不起房。日渐上升的房租,根本无法让一般的白领或者普通销售挣到一套房钱。大城市要像立足就真的要有一技之长,新型的企业发展不再倾向于你的学历的高度,而是你个人能力的深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没有理解这一点的重要性,就永远觉得在大城市的日子像是混日子。最终也是终日饱腹,回到家乡。
2
小区楼车位的含义
很多城市的小区里的地下车库里都有车位,然而不是每个人都会拿出那么几乎十分之一的房价,去买一个小区的地库的车位。很多人还是交着停车费去使用,然而一年小5000的停车费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老实说,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些那么爱买车。毕竟保养费和停车费就不是很便宜了,有些人根本就不是经常开,甚至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会限号使用率根本不高的情况下。每年的新闻和数据统计,汽车的销量还在逐年上升。
就我个人而言,我习惯于现在用车APP。一方面是方便快捷,便宜不便宜另说。但至少我在车上的时间是空闲的,我不需要为开车这一事情去专心致志。这部分时间,我可以吃着早餐刷刷新闻微博什么的。根本不需要再让方向盘占据我的双手,去利用这一小部分时间做一些繁琐的事情。
我的一个朋友今年买了车,去年的统一时间因为结婚而买了房。我问他:“房贷还的挺轻松啊,这么快就买车了。”他说:“哪啊!不是为了面子,谁买车呀!”我很不解,因为面子就要买车。那是活着自己,还是活给别人看的呀。买房买车其实就学生时代买烟一样,你本来零用钱就不多。还像个大人一样,一买就是一条。买最新的iPhone分期付款也要上,到最后苦的永远是能力还尚未成熟的自己。
面子是中国人最抹不开的一个话题,你给妻子再好的吃穿和其他条件。也敌不过一句:“你有房了吗?你买车了吗?”那反问一句有房有车你女儿就能保证一辈子不出轨吗!房车在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产权,更重要的是安全感和家庭实力的体现。你家有多少存款和股权都是你父母没得大病之前的“家庭机密”,但中国人的常态又最习惯去问别人收入和存款这件事。所以住在哪,开什么车就成了一种炫耀的事情。而吃什么,去哪玩一点对于一些家庭一点也无所谓,顶多就是六十来岁全家老小去海边度度假,玩玩水。
3
公寓间的“高层”&“市井”
我以前觉得,公寓就是住的地方。大了一点觉得公寓是城市人住的地方,去过香港后才发现公寓应该是中产住的地方。而中国式公寓,是个能住多少人就能住的地方。
年初的时候我发现,住在我家楼下的住户为什么总是换邻居。直到前几天我家下水道被堵,我才直到原来我家下面是住的四户人家。对,没错!一个三房复式的房子住了四户人。房子的结构早就被户主改成了没有厨房的小四居,而在香港这样的住宅叫做劏房。我无法理解他们四户人有白领和民工是怎么能够相处,而我更不能理解的是就因为房租便宜,离市区方便所以四户人就挤在这样一个小复式里。
而住我同一层的是一家外贸公司的总经理,就是收入也起码是我的四五倍。每天上班还有个奔驰来接送,但平时倒不常回来老是出差。有次他请我去他家喝茶聊天,我问他又不是没钱为什么没去买个别墅或者更大的房子,而在这样的小复式一住就是好些年。邻居说了一句话道出一凡国人买房的道理:“不买房的原因不是因为没钱,而是他在家乡早就买了一块地了。找到老婆能回家乡生活固然是好,不回的话可以在城市里买套小三居,家里的地皮就老了再回家盖个房子,将来他的孩子要在城市就把小三居给他,不然就把老家的地皮卖了给他在城市买个新房。”
我听完这话瞬间就差点懵了!怪不得人家是年薪百万的总经理还有专车接送,这问题考虑的实在就差把孙子读什么大学再研究下去了。而我却不予苟同,他看到的不是未来,而是未来的自己活得是多么的累。再完成这些事情之前,他不能让公司效益受到一点点偏差,所以他就得选择性的暂时放弃恋爱,每天绞尽脑汁的去为公司的效益费尽心思。然而他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大腹便便的肚腩和差不多谢顶的脑袋。就只剩下钱是他在婚姻博弈中唯一的资本,要说他还有什么能吸引女性,那我就真还看不到。毕竟女孩不会听个老男人说着经济学常识过一辈子,所以他也经常被女孩说是能让人入睡的人,并不是他多幽默,而是他说的话题无聊的让女生想打瞌睡。
生活过的怎么样都好,就像冯唐说过的一句话——生活简单,理想龌蹉,除了干活就是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