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汇聚成了一条五彩斑斓的长河。那么,古诗便是闪烁其中的颗颗珍珠,那么晶莹,那么耀眼。古诗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文字精炼、表达含蓄、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它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孩子在读、疑、品、想、吟、唱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理解、运用、思维、审美能力。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材中所选取的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或名家之作。有的寓情于山水,有的明理于生活……针对这些特点,古诗教学应有它独特的方法。今年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古诗篇目大幅增加,更体现了古诗在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反复研读了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结合教学实际来谈谈小学中段的古诗教学。
一、巧妙破题,让学生提高兴趣。
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源于兴趣,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了兴趣便有了学习的动力。我认为在课题引入中,应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首位,让学生萌生想学的意识。如在教学《画鸡》时,我以图片的形式引入,孩子们被图中的鸡所吸引,仔细观察,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由孩子的话巧妙的引入课题,诗人会怎样来描写鸡呢?在《春晓》一诗中,我制作了课件小视频(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景象),让孩子陶醉在美景之中,然后说出是哪个季节的美景,顺势引入课题。在学习《长歌行》时,我抓住孩子喜欢猜谜语的特点,我运用了猜谜语的方式入题。在教学《咏鹅》一课时,我为孩子播放童谣《咏鹅》,让孩子听一听、猜一猜,唱的是什么动物……这样不仅能很快吸引那一双双小眼睛,还会对整首诗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随着文字的积淀,我们还可以用文字溯源的方法引入,中国汉字的演变极富趣味,也能很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二、以读为本 ,让学生感知内容
叶圣陶先生认为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要让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真正达到口诵心悟。所以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读。朗读过程中可以分层进行。
1.读通文本:在引入课题后,我会给孩子提出自读要求,给充分的时间去读准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采用拼、问、猜、听等方式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孩子读的过程中及时去关注需要帮助的孩子。在这个环节可以抽读检测,及时了解学情。
2.读出节奏:我们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首先解决了读通的问题,在读通的基础上,在再达到读出节奏的目标。根据低段孩子善于模仿的特点,我会在这个环节中进行范读,引导孩子注意断句,感知节奏。在孩子初步感知之后,再让孩子同桌互读,自由练读,感受古诗的节奏美。
3.读懂文本:晋朝的陈寿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孩子读通、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我会再充分运用多种形式读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熟悉、感知古诗,如男生、女生接力读,师生对读、小组读、拍手读、配乐读等,让孩子在朗朗书声中自觉的进入诗的意境之中,感知语言美,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展开想象,让学生体会情感
《新课标》指出:小学低段学习古诗,可以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在低段的故事教学中,我会让孩子边读边听边想画面、边读边想画面,在想象中进入诗的意境。如《赠汪伦》一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出了深深的友情,这句中没有难理解的字词,不过却难体会出诗人和汪伦的友谊,我先范读(满怀深情)学生闭眼倾听,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的想象特别丰富,有的说我看到了桃花潭的水好深好深,看不到潭底,有的说桃花潭的水深的没法用具体数字来形容……在孩子充分表达之后,水到渠成地引入到李白和汪伦的深厚友情,使学生初步使自己的感情与诗人感情产生共鸣。
在低段的古诗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语言、思维、理解特点,应多鼓励孩子用口述的方法将诗意,想象进行有机联系。这样既能调动孩子学习兴趣,又避免了就词诠句,就句诠诗这种单一教学模式的出现。从而使学生更容易初步体会情感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小学低段有很多古诗具有情境性,故事性,我在教学中会让孩子通过读感知内容之后,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在教学《夜宿山寺》中,我让孩子充分读后,我让他们来当当导演,为李白加上动作,让他动起来,再为他配上语言,把所看的说出来,看到这样的景色,他会想什么呢?把李白的动作、语言、想法编排出来,很多孩子把这首古诗编成了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是李白,你还会看到什么?把文本与生活相联系。
四、拓展阅读,让学生提高能力
《新课标》提出“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要创造性的理解、使用教材。因此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连接。如在学完李白的《赠汪伦》后,可问你是否还知道其他送别诗?学完《春晓》延伸到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在学习《望庐山瀑布》后,拓展阅读《望天门山》,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所谓“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这样既能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低段古诗教学一定要紧扣语文新课标的精神, 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读、想、说,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喜爱中去学习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