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柱子之死
“我们村那个作家死啦”狗剩推门大声嚷嚷到,仿佛是一个惊天消息!
“谁?什么作家?谁死了!”村长掐灭了手中的烟,万分惊讶。
“就是……就是……就是二柱子!”狗剩上气不接下气,夺过村长的茶杯大口喝到。
“操!我他妈以为谁!狗屁作家,他写的什么玩意他就作家,他出书了吗他他妈就敢叫作家,看他把我写成什么样了?”村长想起二柱子写得东西就忍不住来气,他把手中的烟扔到地上,死命得踩着。
“不是我说的,村里人都这么说!外面来了很多警察,还有记者。”狗剩解释到。
“死就死,怎么还把警察召来了,还有记者?走!去看看!”村长拿起衣服就走,狗剩喝完半杯茶水追了上去——“好茶!”
二柱家里
警长问新来的警员:“小兆,这个案子你怎么看?”
新来的警员随手翻动着桌上的书稿,说:“师傅,我看这就是自杀,现场没有凶器,没有打斗的痕迹,屋内也没有东西丢失,门窗也没有撬动的痕迹。死者的尸体僵硬却很自然,我还听说死者是个作家,作家最喜欢自杀了……”
警长打断警员:“年轻气盛,杀人就为了求财吗?没有凶器就不会找吗?作家爱自杀,那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小说吗?一点也不懂得分析罪犯的心理,观察也不够仔细。没有凶器才是最大的疑点。”
警员直愣愣地盯着警长,手中飞速地记着笔记:“那师傅,你觉得这案子是个什么情况?”
警长拿过二柱手中的稿纸,看过里面的内容,若有所思:“我多年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起刑事案件,是他杀!但是证据不足不能立案。”
警员接过警长手中的稿纸:“师傅,你名侦探柯南看多了吧!这就是他写的小说,难不成你要说这是他留下的死前讯息?”
警长默不作声,向外走去。
门外已经围了很多看热闹的乡亲,个个低头细语。这时村长赶来,穿过人群来到警长前面,递上一根烟。
村长:“警察同志,这里面是个什么情况啊?”
警长接过烟:“死了!他杀!”
村长一听大为震惊,在来的路上他已经听过十几个版本,这和他听到的完全不一样。他很忧虑,村子里最近在评选国家级的贫困村,出了这样的事,追究下来,他这村长怕是干不久了。他忧虑地问道:“那……那……杀人犯抓到了没有啊?”
警长深吸一口,嘴唇微张,悠悠地说到:“抓不到了!也抓不住。”
村长着急了:“这这这……这是什么情况啊?”
警员出来向他解释到:“目前来看,是自杀!”
村长长抒一口气,放松了下来。
“他平时有和什么人接触过吗?”警员随口问到。
“没……没有,他平时几乎不出门,每天就关在屋子里写书,说要写一篇传世之作。”狗剩积极地回答,然后害羞地看向眼前的这位女警。
“那……他果然是个作家吗?”警员看着警长。
“什么狗屁作家,写得什么狗屁玩意,人报社的根本看不上他写的东西,都给退回来好几回了……还作家,你看这么大个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整天写些什么玩意?要是不写,他不至于被家人轰出去。”村长放松下来,开始气愤,他气愤二柱死了都还让人不得安生。
与此同时,某报社编辑部。
记者:“主编!主编!听说二泷村有个人自杀了?”
主编:“什么?每天都有人死,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主编弹落烟灰,在电脑前坐着写着他的跟踪报道,虽然他从没有跟踪过,也没去过字里行间的那些个地方。
记者:“听说那人是个作家。”记者试探性地回答。
主编:“什么?穷乡僻壤的怎么会有作家。”主编停止打字,看向记者。
记者一下来了精神:“就是之前总给咱们报社寄小说的那个神经病。被你退了无数次的那一个。”
主编:“什么!就他,些那什么乱七八糟玩意,就他怎么会是作家,怎么可能是作家。”主编想起二柱子写得东西就忍不住来气,他把烟头狠狠地按进了烟灰缸里。
记者接着说:“不知道,但有几家报社已经发了……”
主编:“操!你现在赶紧去现场,采访一下,然后写一篇新闻。”主编点上一支烟,沉默片刻,又说:“你去把他之前投过的稿子拿过来,如果还有,有多少拿多少,咱们给他出版,刊印,如果有家人联系好他的家人,做一次采访。”
说完,记者就连忙去往现场。
二柱子火了,莫名其妙得火了。村长也火了,不过是上火。每天要接受好几家媒体的采访,他虽然莫名其妙但也不傻,和二柱子的家人商量后,打算把二柱子的窝重新修整一番。村长每天穿得人模狗样的,皮鞋擦得铮亮,在知名畅销作家二柱子生前故居落成的那一天,还出席了,拿着剪刀,一脸通红,所有的人都一脸通红,剪了彩带和各种领导握手合照。
二柱子这下真火了,村里百年来难出个读书的,没想到这下出了个知名作家。什么《二柱子诗集》,《二柱子散文集》,《二柱子小说集》已经畅销全国,村长家里都收集了好几套。那些慕名而来的读者,不远万里,舟车劳顿,只为看一样那当红作家,然后在他的故居前后放满菊花。狗剩子靠卖这些菊花,娶了媳妇,盖了新房,日子过得甜蜜蜜的。就因为二柱子,村里拿掉了国家级贫困村的帽子,全村人热热闹闹,又感觉二柱子其实没有死。
村里又来了作家,一群作家,他们和村里的人租房,哭着喊着就在这里,在这里写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触碰二柱子内心世界的点点滴滴,甚至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二柱子流派”,“二柱子风格”,红遍全国,走向国外。据说村里找人翻译,准备申请诺贝尔文学奖了。可得知诺贝尔文学奖不颁给死人时,村民们大失所望,觉得二柱子活着多好,仔细想想,又觉得二柱子还是死了的好。
那位记者已经成了报社主编,专门研究“二柱子的小说”。之前的那位主编,因为研究“二柱子散文”已经去到了更大的舞台。
二柱子的死是值得的,他养活了这么多人。——村长
二柱子的死是当代文学届的一大损失。
——前主编
二柱子,一个巨星的终结,却创就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柱子流派作家群
二柱子!二柱子!二柱子!
“师傅!二柱子到底是怎么死的?”
“哼,高兴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