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分享也是最少人知道的一条经验:
有时候,好的情绪不一定真的“好”,坏情绪才是“对”的情绪。
可能有人会疑惑:增加好的情绪、避免坏的情绪,难道不应该是对个体最有益的生存方式吗?一个人要感到幸福,难道不应该努力让自己充满好的情绪吗?
近三十年来,好情绪的数量,都是心理学家们研究个体的幸福状态的重要项目。好情绪当然就是指那些积极情绪,快乐、满足、安全、愉悦等。这些好情绪一直都被当作成就感、自尊和社会关系满足感的预测指标。
这完全可以理解,是不是?谁都不想要坏情绪,谁都不想要愤怒、害怕、悲伤和无可奈何。它们是危险的征兆,它们会伤害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功能,和周围人的情绪。
可是,有时候,坏情绪才是“对”的情绪。
当我们面对不公平事件的时候,也许愤怒是那个对的情绪;当我们面对丧失的时候,也许悲伤才是对的情绪;当我们面对重大决策的时候,也许紧张是对的情绪。
当然,一种情绪对不对,是非常个人的事情,它跟每个人的价值观有关系。Tamir等人把对的情绪定义为“个体当下想要体验到的情绪”。
例如在面对亲人丧失时,也许有的人会认为,死去的亲人并不愿意看见自己沉溺于悲伤里,因此他希望自己快一些振作起来,这时“振作”就是对的情绪;但有些人认为自己应该用悲伤来缅怀这位亲人,那此时对他来说,“悲伤”就是对的情绪。
那么究竟是好的情绪多一些会让人更幸福,还是对的情绪多一些会更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幸福的法门,是总能体会到对的情绪,不管那些情绪是好的还是坏的。
Tamir和他的同僚们根据这个观念进行了一次研究,结果发现:幸福,包含着体会到对的情绪,而不仅仅是体会到好的情绪。
即,一个人想体会的情绪,和真实体会到的情绪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越小,这个人的幸福感就越高。
即使那些情绪在当时是坏的,但因为对这个人来说,这正是他当时想要体会到的情绪,因此他的幸福感在总体上是更高的。
但实际上,这个结论多少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个人总能放心地去体会当下对他来说对的情绪,即使那些情绪是坏的——这件事本身就很幸福。
一个人能放心地悲伤,可能是因为知道身边有可以替他排解悲伤的人;一个人可以放心地愤怒,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有解决这件令人愤怒的事的办法;一个人可以放心地沉浸在负面情绪里,可能是因为,只要他们想,他们就能立刻摆脱这些情绪。
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状态啊。
那些不幸福的人呢?他们可能只有不断责问他们“你怎么又不高兴了”的父母,可能必须面对“生气也没有用”的局面。他们不敢悲伤,因为他们没有面对悲伤的能力。他们害怕负面情绪会像海浪一样,让他们永远也上不了岸。
对一个人来说,当悲伤是他当下最需要的情绪的时候,那这时悲伤也没什么不好的。
如果一个人觉得沮丧是现在最必要的情绪,那费尽心思使他高兴起来反而会给他更大的伤害。
只要他在想要停止沮丧的时候就能停下来,那能够尽情沮丧也算一种幸福。
幸福是总能感到对的情绪,这是因为幸福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让人觉察和掌控,而觉察和掌控带来自由。
我们无法完全掌控别人的行为和事态的发展,我们无法说服亲人不要为我们一时的悲伤担心,无法完美地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起码能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在需要它的时候尽情感受它,在不需要它的时候又能立刻摆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