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评判圣人的标准是“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第一位圣人,是孔子,第二位圣人,就是明朝大学者王阳明。另外半个圣人是谁呢?他就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
今天听书,听到历史学家张宏杰著作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本书对曾国藩的一生作了比较全面的叙述,让我对曾国藩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出身普通,资质平平,身体素质差,但是成就了一番千秋大业,救国家于危难之际。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自有他的过人之处,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
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说,我的老师有一个最大特点,叫儒缓。儒就是儒家的儒,缓就是缓慢的缓,就是反应慢。他的朋友左宗棠评价说,我这朋友才短,就是没什么才气。曾国藩说自己,吾生平短于才,他非常清楚自己不是很聪明。
“勤能补拙是良训”,这句话在曾国藩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一生的业绩,得益于两个字——“勤”和“恒”。一个人短期的勤奋是容易做到,但像他这样子一辈子勤奋,是非常难做到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没那么聪明,加上特别勤奋,又能够持之以恒,也可以像曾国藩一,做出一番大事业。
曾国藩一生酷爱读书,他官场失意时,在家丁忧三年,研读了老庄的书,老子的话对他帮助很大。“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他希望自己能练到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状况,觉得自己之前是锋芒太露了,做人要懂得外柔内刚,做到圆润光滑,走到哪儿别人都看不出来,你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
据统计曾国藩一生写下两千多万的文字,每天写日记,经常写家书,都是为了不断地反省,提升自己的修养,而且都是用正楷字体书写,他说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真正静下来思考反省。
曾国藩具有过人的识人术,他可以通过人的神和骨来判断人的品性,从而决定这个人值不值得重用,他的著作《冰鉴》,就是讲如何识人。他不但懂得识人,还擅长用人。他选一些士人来带兵打仗而不是武夫,他选士人的四条标准: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有操守,就是这个人有底线,有自己珍视的人生的准则;没官气,官气就是讲究排场;多条理,思维方式要有逻辑;少大言,不要喜欢吹牛的人。
曾国藩带兵打仗,每天只行军四个小时,到了一个地方,就停下来挖沟,然后盖墙,这样以防为主,先把自己保护好。他就靠这个“结硬寨,打呆仗”的战略,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胜仗。这个方法,对我们今天创业有着非常大的启发。今天大量的企业贪图发展快,恨不得10年之内做成世界500强,殊不知这样激进的做法可能导致失败,其实重要的是先要生存下来。
曾国藩和你我一样出身普通,没有过人的聪明才智,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执着,最后取得了成功。以史为鉴,让我们汲取先人的智慧,走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