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自由书写后,我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忙于生活,忠于理想.
在那个晴空万里的下午,历经周折如愿以偿的来到电影院,看了这部如今备受关注,铭心刻骨的爱情剧——春娇救志明.
春娇与志明,生活中典型的我们.
生活里的我们,执着中带着矫情,成熟中带着孩子气.
一切的来源:是一种渴望与需求.
渴望拥有犹如剧中余春娇与张志明的那份情怀,需求一个愿意陪着自己成长的人.
只是我们永远不能够成为剧中的余春娇与张志明,分分合合最终还能走到一起.
多年前,在我没有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不太能够明白余春娇与张志明之间的那份情感.
多年后,再一次观看这部影响很多人的爱情剧,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有人说:你永远不长大,没有人会愿意一直等你.
曾经我和很多人一样,感同身受的觉得张志明就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余春娇说:她无数次问自己,张志明为她做过些什么,可她想不出来.
这一句话,自始至终都在我心里徘徊.
因为在某些时刻,我曾和余春娇一样无数次的问过自己,如今爱着的这个人到底为自己做了些什么?剧中有一段关于他们旅游中的小插曲:地震中,极为害怕的余春娇,任由张志明怎么喊她,依然蹲在门口旁哭,无奈下的张志明选择一个人躲在桌底下.这个场景过后,余春娇对张志明说:你永远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自己.我想我大概能够明白余春娇说这句话后的感受:它是一种被丢下的无助,也是一种无形中的失望.生活里太多的时候我们和余春娇一样,需要的不是一种该有的理智,而是不论危险与否始终不离不弃的状态吧.但我更倾向于张志明,因为他从未想过抛下,只是选择了更为理智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无法在许多人眼中得到谅解.
在最危险的时候,脑子里第一个出现的人便是自己最为重要的.
按着剧本里说的这句话,我假设过很多次,最终无法得到答案.
因为生活就好像丧失了各种可能性,已没办法过多的去想象与假设.
也因为如今的我们并没有面对着所谓的危机与死亡.
生活里,我们始终没办法像春娇与志明一样畅所欲言的数落着对方的缺点,诉说出自己所有的不痛快,不敢 ,不愿去表达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然而我们同样缺失了那份愿意去改变与包容的心.我们常为自己在找这样一个借口:我就是这样,我本应该是这样,如果我变了就不再是我自己了.我们常常信誓旦旦的说:我爱的就是这样的你,不需要改变.可是无数次却因为对方某个点没有达到自己内心所需求而疑虑与不爽.当内心需求被无限放大的时候,那种可怕的比较,不合适,不够爱就会占满整个心房.无力的说服便让自己沦陷在凌乱的深渊中无可自拔.
曾经有人问我:如果分手后,心里依然有对方,你会不会选择给彼此一个机会?
我说:不会吧,因为不想, 不愿自己再一次受伤.
有时候的我再想:为何心存不甘却又不敢再一次给彼此一个机会?
有时候的我再问: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顾虑与自寻烦恼?
其实往往是因为自己内心太过于复杂,是自己揪着那一点点不足而凌乱不安.
更因为太多的时候,我们选择放弃,是因为害怕,害怕被先丢下的是自己.
余春娇说:我原本真的想找个和你完全不一样的男人,
但不知不觉中,我变得和你一模一样.
我被你影响到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被你影响了.
我很努力去摆脱张志明,最后我发现,我成了另一个张志明.
其实两个人在一起相处真的很难,因为我们不是克隆者,有着独立的思想,不同的爱好.
一段无奈却又隐藏幸福的话语,告诉着我们这样一个事实.
当你真的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已不知不觉的做出了改变,接受着ta所有的好与不好.
有些事情不用在一个晚上做完,我们又不赶时间. 如此浪漫而又温暖的话.
我喜欢,喜欢余春娇的敢言,张志明的后知后觉.
每一次的分开 和好 和好 分开,即使他们生活里出现了另一个人,却从未放弃过彼此.
因为他们简单,简单得只要心里有彼此,便会义无反顾的在一起.
因为他们勇敢,哪怕结局并不美好,却依然不想错过.
一切好与不好的结局都没关系,只因不留遗憾,不愿错过的事实.
在这一刻我想说:这一生,只愿能够倾尽所有的同时依然能够细水长流的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