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参加了理事会的读写营,在j星星老师的带领下在微信上读书打卡。我选择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微信读书每个页面都嵌入了“听”的按键,非常方便地就能由“读”进入“听”。
我是最讨厌“听”的,原因在于现在许多平台的“听”都是AI在读。曾经有一次听一篇文章,居然把“长沙”读成“zhang sha”,我心想,凡是会读中文的人,也应该知道是“chang sha”吧?于是,气愤地留言,批评这个“朗读”。后台编辑给我回复说是AI读的,多多包涵。
这次在微信上读书,我本不想去用“听”这个功能,但有时候,读着读着,突然又有个别的事要忙,或者是眼睛酸涩难忍,又不想中断(每天有阅读量要完成),自然就丝滑地进入了“听”的状态。
这个“听”,依然是在听AI读,很无奈,干瘪,没有任何的抑扬顿挫没有任何的感情,远不如早期刚入学不愿读书的小孩的“拉拉调”,没有一点节奏。比如,《我与地坛》第10章“记忆与印象2”,是多篇散文的合体:重病之时、八子、看电影、珊珊……我是从“看电影”这篇开始听的,作者从交道口电影院入手,写他那些看电影的经历、想法、看过的电影,还有一起看电影的小伙伴八子等,并沉浸在自己的爱情幻想和成为了“编剧”的想象中:
我独自看那“编剧”后面的三个字,早已懂得:有为,与爱情,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但暂时,亦可在心中长久,而写作,却永远地不能与爱情无关。
接下来,我听到的是:“珊珊那些天珊珊一直在跳舞。那是暑假的末尾,她说一开学就要表演这个节目。……”
那时,我正在刷碗,没有办法去参照原文,脑子里的反应是,作者“爱情”的女主叫珊珊,可越听越觉得这也太风马车牛不相及呀,显然不是大作家的风格。只好关掉,收拾完后,重读。
还有,史铁生的文里不少生动有趣的对话和象声词,比如,“啪啪啪”,“唉”等,AI的朗读连“味同嚼蜡”都感觉是对“蜡”的污辱。
又想起时下智能汽车导航的语音,没有节奏,还经常出现断句错误。
前一阵子,我们新换了辆增程式半智能汽车,女儿又新拿了驾照,于是,开着这辆车跑了山东,然后又去了河北。
去一个新的地方,导航是少不了的。以前导航,我们都是用自己手机的地图导航。现在的汽车装有智能导航系统,直接告诉它要去哪儿就行。但,我们第一次使用这个系统,就把我给整懵了。比如,从停车场出来,它告诉我们,沿着xx路直行一千米……左转,进入长(zhang), 予大街,事实上,应该是长(chang)予大街。多音字念错也就算了,居然还不正常断句。上高速,服务区“房山南停车区”,它读作“房山 ,南停车区”。
最可笑的是,“前方路口有不礼让行拍照”,它念成“前方路口有不礼,让行人拍照”。第一次听它这么播报时,我在车上刚从假寐中醒来,只听到后半句“让行人拍照”,我迷惑地重复了一句,引得车内他们父女俩哈哈大笑。
还有更离谱的是,有一次这个智能导航居然把“红绿灯”念成“过红绿,灯直行”,女儿气得都没话说了,直接改用手机导航了。
唉,AI智商堪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