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为了更清楚地剖析中国传统社会,从中国人的“私”入手,首次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他打了个比方: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通过举出西方社会的例子和我们的传统相对比,费孝通先生分析了我们社会的特性。由于“差序格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我只能谈一谈我的理解。在我看来,差序格局的形成归结于以下几点:
一.自我主义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中国人的自我主义,也就是开篇提到的“私”。当然,这里的私不等同于自私,而是更加广义。为什么呢?我把它归因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和礼制深远的影响,这导致了中国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拿费孝通先生举的一个例子来说:外国人说将要带着家庭拜访你,你能很明确地知道将要来访的客人,然而我们中国人的“阖家临门”就让人有些吃不准了。
人多人乱导致了我们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结构,所以我们倾向于如水波一般一圈圈扩出去建立与人和事的关系。
二.特殊的人伦关系
文中多处提到有关“能伸能缩”诸如此类的词句,这不仅体现在人际关系上,还体现在“标准”上。孔子的诸多弟子向他问仁,他的回答因人而异,这就是一种“多标”的表现;他对待不同人不同的脸色与态度则是这点的又一表现。论起我们的这一传统,就不得不谈起千年传承的哲学——阴阳了。正所谓“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一切事物的内在矛盾都可以相互转化并有其特殊性,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孔子的教育中,其体现为因材施教;在工作中体现为待人接物圆润客气或者媚上欺下——归根结底,都是要看个体与自己的关系。乡土社会里,普遍的标准鲜少发生作用,甚至道德与法律都在它之下。毕竟,中国是个熟人的社会。
三.公私群己的相对性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
比如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由外向内看他是“私”,可若是由内向外推导,说人“私”的理由便不那么充分了——为了单体或小团体谋利,我们在这个小圈子里就不能说他是“私”了。就好像奇葩说曾经的辩题“要不要牺牲贾玲救大家”。若是贾玲没有牺牲,以她个人为出发点,她仍可以被称为“公”。
而西方公私的范围更加明确。他们有宪法,任何小团体的利益都不得超过国家的范畴——这与我们不同。他们早已经步入现代国家的观念。而中国自古笼罩在专制皇权的阴影下,人治胜过法治。既然人们的生活是为了皇帝的“家天下”的运转,那么,还哪儿有什么“公私”可言呢?
以上所提不仅是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性。当然,差序格局的形成当然也离不开客观条件,比如地域性。西洋社会之所以最初以“捆柴式”聚合就是因为地广人稀,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一个人难以做来,于是“合作”的观念在他们心底生了根。而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往往还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人们生与斯,长于斯,死于斯,世代相传,“私”也就逐渐显露出来。
几天了,我读这本书的进度还未过半。我是一个读书比较快的人,但阅读这本书的进程却极其缓慢。学术性的文字与意蕴深刻的句子绊住了我的脚步,读完一章后我还要花额外的时间来查询生僻的字词、研究自己不懂的地方。
说真的,读《乡土中国》三十页的时间足够我看一百页《百年孤独》或者《人间失格》了。
有几天我为读书速度的放慢而焦急,担心自己无法完成自己规定的阅读任务。可写着写着这些文字,我突然想开了——我不知道我笔下文字的正确与否,也许我的理解完全没踩到作者的点上。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是单纯地享受想法通过笔尖倾斜下来的感觉啊。
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放慢读书的节奏,不为读书而读书。即使旁边经过的智者知道我的所思所想为其大笑不止,这一刻对于我来说仍有价值——就当是磨磨脑仁儿,练练思维也好。何况每个人的认知取决于自身的阅历与感受,没准在某种意义上,我还为作者另辟蹊径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