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乘风破浪》这部电影上映的一周前,我身边有好几个女性朋友在朋友圈“讨伐”韩寒,表示一定不去电影院看韩寒的电影。
原因大家都知道,韩寒在微博发布一首极具争议的歌,被冠上了“歧视女性”的头衔。
我在看到韩寒发布那首歌的时候是很生气的,但当我看完电影以后,突然就释怀了。歌曲本身跟电影没有太多的关系。
所以今天我们不谈直男癌,就聊聊电影好吗?
02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相较于韩寒的第一部处女作《后会无期》,《乘风破浪》在各方面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给人感觉更质朴,也更有诚意。
故事很简单,就是在讲邓超扮演的赛车手徐太浪怎么样从“恨父亲”,变成理解“父亲”的过程。我如此喜欢,仅仅是电影把这个简单的小故事讲好了。
我看完电影后在朋友圈推荐了这部电影,很多人过来问我这部电影好不好看。有时候我很难用好不好看来评判一部电影,在我看来,在电影中看到了什么永远比“好不好看”更加重要。
在这部电影里,我最大的收获是更理解我的父母,如果要二刷,我会带上我的父母一起去看。
我在努力忍住不剧透,如果你看到这里有一丝好奇,那希望你可以明天看完再来看我的文章,最后,按照老套路讲一个我的小故事。
03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一直是一个蛮横无理的人。我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很讨厌他,极度讨厌。
因为我永远不知道,我爸会什么时候骂我。数学题忘记写“解”字会被骂,吃完饭不洗碗会被骂,生病不吃药会被骂,甚至连洗脸慢了一点这种小事也会被骂。
所以十八岁之前,我从来没有跟他聊过天。
成年以后不知道为什么就不一样了,我们偶尔会像朋友一样聊天。有一次,家里就剩下我们父女,他跟我聊一些他工作上的趣事,我跟他说我在旅游中见到的一切。
不知道是谁先谈起小时候这个话题,我坦白小时候真的很讨厌他,因为他太过挑剔,太凶了。话刚说出口我就知道自己太直接了,空气突然安静下来,我以为他又要骂我了。
过了许久,只听到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我对你真的很凶吗?我以为,那些话都可以帮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愣了一下,童年的记忆在我脑海中重新回放了一次。原来人们常说的“小孩子不懂事”是这个意思。
因为小孩们只看到最表面的那一层人们用来掩饰情感的表情,永远无法理解那背后的深刻含义。只要对方逗乐自己,便是好人,而那些鞭策自己的人,反而会觉得他们很坏。
也许父亲这个角色就是如此矛盾,明明已经将所有好的东西献给了自己的子女,却又总是得扮演起家庭里的“黑脸”。明明舍不得他们哭,却又要借此锻炼他们的性格。
所以我们总是很难理解自己父亲的想法,很难想象那个垂垂老矣的父亲,曾经也有自己的梦想,曾经也意气风发。
04
就像徐太浪,对父亲积怨已久。他出生时父亲因与人斗殴蹲了六年大狱,期间母亲抑郁自杀。
父子俩相依为命的日子里,经济贫困、父亲暴戾,他年轻的双眼里也只能看到这样光景惨淡的表象,他恨,他怨,他反抗,待到父亲白发苍苍的时候,他还是在跟父亲对峙。
直到一个阴差阳错,他“穿越”回1998年,那个父亲也正年轻气盛的年代,他们成为了兄弟,他们一起打架,一起涮着火锅聊未来……他才终于得以见到自己的母亲,才终于得以看懂自己的父亲,才终于能理解。
大多中国家庭当中,父子之间,长幼之间,都是缺乏沟通和“懂得”的。我们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埋怨父母的蛮横不讲理,从来都没有了解过他们。
我有那么一点释怀了,对我尚不能理解的父母的想法释怀,我也有那么一点冲动,想去了解父母的过往经历,想去试着体会,想去懂得他们。
最后的最后,我再一次推荐乘风破浪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