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个人理解:“道”可以讲出来,但千变万化,给“道”起的名字,仅仅是个名字。“道”产生于无天地之前,是无形的;万物都有“道”的体现,“道”又是有型的。要从无到有,来体会“道”的过程;从有到无,来体会“道”的界限。有和无都来自“道”,有和无的更迭用玄来命名,玄就是有和无之间的“门”。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个人理解:你之所以称赞某个东西美,是和丑的东西比较得出的结论,某件事之所以被定义为善良,是和不善良比较得出的结论。“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音量”和“音调”、“前”和“后”……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个道理是一定的!所以圣人用普通的现象来把这个道理告诉人,所有的事物周而复始,有生有死、有规律也有变化,有收获也有付出。人也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弱 其 志 ,
强 其 骨 。常 使 民 无 知 无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为 也 。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
个人理解:推崇贤者,会让百姓互相攀比;把紧缺的资源标注很高的筹码,会让百姓想去偷抢;乱七八糟的欲望,会让百姓无法安心生活。以上这些都是不应该做的!所以,圣人治理天下,会想办法让百姓谦虚、吃饱饭、安稳、身体棒!经常让百姓感到满足。让那些有奇奇怪怪想法的人不敢做违反“道”的事。就靠这些普通的道理,就能治理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