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欢乐颂 1 》的时候有这么个桥段:小关和同事在餐厅偶遇安迪和魏先生,同事谈论起安迪的穿着,说了句:她身上穿的是今年阿玛尼的新款…
这段对白的设计,除了要显示小关的单纯外,更重要的是衣服体现了安迪的身份,让观众更了解安迪。
回到社群中,我们能看到群成员的可能就是一张照片和一些签名,很难看到更多额外的信息。
所以,大部分人会通过签名和头像信息来判断一个人。试想,在某个社群里,有两个人,共同点是某方面的文字表达都很专业。
不同点是,一个签名上写着某某科学院在职研究员,另一个只是简单写了句“比起真相,我更在意它背后的原因”。请问这两个人同时在群里讲话,你会更关注谁?
毋庸置疑,大部分人一定会更关注那个有标签的人。因为 “他不仅穿了阿玛尼,还没剪标签。”
这个现象本身很多人都明白,但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大部分人并不十分清楚。所以,下面就来聊下标签明确为什么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谈这个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一个问题:
“混”社群的目的?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被尊重是人在社会群体中的重要需求之一。而这个重要需求的背后,隐藏着人对于被认可的渴望。
不同人进入网络社群都会带有不同目的:交朋友、学习、交流、自律、营销产品、营销自己等等。这些目的看似不同,但本质上类似,都是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
所以,“混”社群看似是一种社交需求,但其本质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可。
说完目的以后,下面再来聊第二个问题:
如何获得认可?
穿阿玛尼并把标签外露,是不是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某某研究员的观点是不是比非专业人士的观点更容易被接受?
答案是一定的。
如果再深入去思考,我们之所以容易被拥有这类标签的人吸引和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标签代表着某种权威。
为什么说标签代表某种权威就更有影响呢?
原因是:我们的大脑在判断事物的时候总会倾向于某种已经建立好的思维模式。在西奥迪尼的《影响力》这本书中,把这种思维模式称为人的固定行为逻辑。
比如,当我们对两件自己并不是很了解的商品进行选择时,大部分人都会倾向于买贵的,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一个固定模式是:贵=质量好。
某某科学院在职研究员在我们大脑中形成的固定行为逻辑可能是专业=权威=对的。所以,我们就会更容易被他的专业观点所影响。
还有一个实验故事,来源于班·帕尔的《引诱科学》这本书。
实验是这样的:有两组学生,他们将面临同样的游戏,即可以选择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得奖金,一种是通过掷色子获得不确定的奖励,一种是获得确定金额的奖励。
第一组实验的学生是完全通过自己的思考来选择;到第二组的时候,有一个数学老师跟他们说,获得固定金额的奖励会更好。
两组实验结束以后,因为实验人员在这个过程中,还准备了一台仪器来监测这两组学生在做选择时大脑的活动情况。
从仪器的数据来看,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第一组学生大脑的活动要远高于第二组。这说明第二组学生在选择时并未遇到什么困难。
通过分析,第二组未遇到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接受了老师的指导。而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影响,主要在于他的权威性。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做一个全篇的梳理。
无论是欢乐颂中的安迪还是社群中的某某研究员,他们身上的标签都非常明显,所以,很容易引起大脑固定行为逻辑的联想:专业=权威=对的。
所以,在社群中,标签明显会让其他人形成清晰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一旦与某方面的专业性形成连接,就会生成权威感。而这种权威感的产生就会引起别人的关注,影响到别人的行为。
上文还谈到,根据需求理论,我们存在于社群的目的来源于被尊重、被认可的需求,而在社群中能够被尊重、被认可的人大部分都是标签明显的人。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大脑因为标签的影响连接到了某种专业性并产生了权威感。
我们还知道,人的大脑是懒惰的。相对于复杂的人物判定线索,大脑更喜欢明确、简单的标签。
所以,要想“混”好社群,获得认可,首先要让自己拥有一个简单、清晰的标签。
其次,是尽可能的表现专业。
最后,就是权威感在别人大脑中的形成。
这种形成越多,越牢固就越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