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一个藏在心底的可笑想法——写一本自传。可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那高中时写了三章带有自传体小说性质的《浮沉人生》,至今可谓是只字未动。而那本所谓的自传体小说也在某次搬迁中,终于是不知道遗失到了何处……
在我的印象中,所谓自传都是各界的名人,各个行业的成功人士所专有的配套设备 ,它要么是那些个成功者自觉自己一生风风雨雨走过来实属不易,而亲自在晚年回述一生的类似记录簿的产物;要么,就是那些专栏作家自觉这些大人物这一生的许多经历都极有借鉴意义值得被公众所铭记,而帮为代写的励志教材。总之,它们都与这几个大字——“成功人士”脱不了关系。而我,论经历尚属牛犊之辈,小半生都呆在两个城市之间来来往往;论成就,诺奖,奥斯卡也从没提到过我的名字,我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再不敢有丝毫僭越。可人总是欠的!我又更是那种不想把心事都烂在肚里,随着人走茶凉封进棺錞,埋进土里的人。我总觉得我的一生应当被铭记。如张爱玲说过的:“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可知身死并不算是最让人可怕苦恼的事,被人遗忘才何其悲哀!
人们去书店买书总是带着目的性去的,好比想学习快速赚钱的人他会去买关于股票,类似经商的教你怎样最快成为百万富翁的工作知识类的书籍,一个想别出心裁用文才打动心中暗恋的女神的文艺小青年他会去买教人写诗的文学类教材;杀猪匠倘若放下屠刀他可能还是会偏向于阅读讲解生物构造的生物学书籍,挖地的农民大概也绝不会是对讲解原子弹原理的《相对论》感兴趣的,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一年四季的天气如何,是否利于庄稼作物的生长。
而想到这里,我挣扎好久才拿起来的笔杆又无力的放下了。我清楚的知道没有哪个无聊透顶的人会对另一个陌生人的:出生证明,家族成员关系,个人恋爱史以及各种财产纠纷感兴趣的。那些与自己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着的破事不仅要去捋顺,还要自掏腰包跑去书店购买那本比《康熙字典》还厚的“纸砖头”。读完之后一不能作为与人吹嘘的谈资,二不能增长才干,毫无实用价值。这样的书,我还要去写,岂不是自讨没趣,自讨苦吃,作茧自缚,自作自受!
可我又不是擅于把悲观渲染到极致的那种人!《楚门的世界》里全球最火的电视节目讲的不就是楚门一人的一生吗?《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兴衰成败利害关系不照样有那么多学者趋之若鹜吗?《骆驼祥子》一个社会底层人物——拉车夫的故事不照样精彩吸引人吗?我的一生到现在为止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出类拔萃,只是一个有感性的市井小民对他生活的认真热爱憧憬,对美好事物的细致观察入微。他有对外界的许多不如意,他有对自身的痛定思痛,他对许多人有过不满,他对某个姑娘爱恋之极却又无从下手。这些许多经历读完不就是对你自己的反思吗?
我曾这样想过:纵是一刹那的烟火,亦能明亮整个世界!
因为,我的座右铭是 —— 我宁愿拖着疲惫的身子去攀登一座永远都无法达到顶峰的代表梦与正义的巍然高山;也不愿走在一条平坦至极,通往世俗的宫殿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