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羡慕央视宝藏男孩朱广权张口就来的段子,前段时间看他助力湖北的带货直播,瞬间让“流量带货”迅速变为“知识宝库”现场。
加上前有董卿“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词盛宴,央视主持人们扎实的文化功底令人钦佩。
于是,来自灵魂的拷问:差距来自哪里?
如果说央视主持人高不可攀,那么看看周围发现:
自己读了很多年的书,却发现不如别人一个月读得多;
自己写了很久的文章,别人却洋洋洒洒,下笔如神;
时间对任何人都一样,效果却不尽相同,原因就在于两个字:方法
所有的完美展现,不过是私下里的方法得益,坚持不懈。
最近看了一个热播剧,剧中孩子不想去数学补习班,认为它破坏了自己的创造力,可他的妈妈回复到:“创意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基本条件达不到,那所谓的创意力又要如何展示呢”。
这句话触动了参加30天读书变现训练营的我。
套用一下就是:多读书,多写作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掌握阅读方法、写作心法,所有的读书和写作都不能产生效果。
要想出彩必须出力。
在哪方面出力?读书、写作
怎么才能在这两个方面出力?
下面会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体验。
说读书,想到有句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读书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阅读速读太慢情况也伴随左右。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掌握倍速阅读法。
顾名思义就是快速阅读。它能够让人的眼睛拥有类似相机的定焦功能,熟练掌握之后,阅读字数能够从日常600-700字提高到1500-1600左右,是不是很神奇?
我一开始也觉得速读是很玄幻的事情,但操练过后其实发现有迹可寻,而且结果显而易见,读书速读加快,从而能够阅读更多的书籍。
有人说我读书很快啊,但是没记住!
对呢,了解了书中内容梗概,并不代表你找到你想要的知识点,也不能代表你实现了自我转化的输入。
因为你还要掌握苹果阅读法、主题阅读法、卡片阅读法,还有一个终极阅读秘密武器。
阅读不是一件单纯的“看见”的事情,而要变成“看进”的结果。
我们的气质、学识,举手投足之间的涵养就在于把看过的书转化为了自身的能量。
而要看进去,就要选择另一些阅读方法。
苹果阅读法可以让你一个小时解锁一本书,迅速找到你需要的书中信息;
卡片阅读法可以让你把书中精彩的信息,结合自己的感悟变成小卡片,写作时信手拈来;
主题阅读法可以让你面对一个问题困惑时,同时进行多本书阅读,扩散知识面;
终极阅读法-那就是专业的方法解决专业的事情,任何考试学习都迎刃而解。
是不是很心动?正如课程中老师一直强调的人的本质就是信息加模式。
方法用对了,信息储存足够,个人的知识储备自然会呈现几何式增长,而不是单纯每次进步一点点令人焦虑。
但课程还不断提醒古人心法荀子的“积微者速成”,慢就是快。
所有的心法、方法都要坚持每天去实践,去操作,去复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对标自己,查漏补缺,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有输入就会有输出,这样才是牢固掌握所学最好的方法。
如何输出?有写作、有讲课、有读书会等等。
自己从小到大没少写作,以前为了成绩,如今写作不仅能够带来心情的平静,还能够在新媒体时代达到变现,一举多得。
你想写书评,想写讲书稿、拆书稿,想做一个自己的读书会,都会成为可能。这些文稿的相似和差异在哪里?如何进行创作?所有的方法和模板都会拆解、分析一一讲解,但是不会是一成不变的的套路,因为会束缚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但是请记得一点-自己。
自己要去践行,自己要去领会,自己要按时认真的完成每一次作业,认真去思考每一次作业背后的意义。
其实输出也是对自己读书的一个反馈,让自己的知识架构搭建的更完善,更牢固。
最后的结果,自己i不是仅仅学会了写作、学会了读书,而是可以学习自己搭建一个知识平台,创建一个自己的知识IP,成为专业的知识产品经理,能够分享更多的知识给其他人。也完成了一次自我提升的蜕变。
愿与爱读书的你,一起携手勇猛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