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慢热型的,做什么事情都比别人慢半拍,别人也许半个小时可以搞定的事情,我一定要花一个小时。这种性格导致我工作学习效率都不高,但还好,我有一个优点,就是能打持久战,可以跑“马拉松”,我有一股韧劲,无论什么事一旦认准就不轻言放弃。
以前每天中午做完饭吃完饭洗洗碗收拾收拾,差不多就到了中午一点多了,下午两点上班,这半个多钟头,自己也不会利用它好好睡上一觉,恢复自己的体力。总觉得既然要休息好,就要有充分足够的时间,匆匆忙忙的还不如不休。
换了份工作了,手上的活虽不是很多,但是明显感到不适应,体力也明显感到不支,拉二连三地生病,觉得自己提前进入了老年状态。
有一次,看了一篇关于人的睡眠的文章,知道了人的睡眠原理,明白了短暂性睡眠也可以恢复人的体力。于是我开始尝试让自己午休,哪怕中午吃完饭距上班还有十分钟,我也会躺在沙发上打个盹。如此,渐渐地我收到了短暂性睡眠的成效。
在这以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觉得要有一整块时间才能完成。可是工作和生活中,你又总会为了一些琐碎的临时性的工作不得不去中断你正在忙的活儿。除了双休日,你一般不会有整块整块的长时间。
给自己订下的年阅读计划,现在已经六月了,一本书都没有读完。眼看今年又是空头允诺的一年。自己闲时细想,是没有时间阅读吗?上班,下班,回家,吃饭,洗澡,睡觉,一天里头,我也没忙得像陀螺一样团团转啊,可是为什么就读完一本书的时间都抽不出来呢?
究其原因,就是我没有管理好时间,没有好好利用工作和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我的工作并不复杂但很琐碎,我的时间是被许多临时性短暂性的工作给分割了的,在这些短暂性工作完成之后,我没有立即拿起书本阅读,而是坐在座位上发呆喝水上厕所或闲聊逛淘宝。倘若能像每天中午午休那样,哪怕十分钟都好好利用起来,我想,一周内看完一本书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三国时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以自己军中事务烦杂为由拒绝学习,孙权拿自己和吕蒙作比较,反问吕蒙手中的事情能比孙权多吗,吕蒙羞愧,自此开始虚心学习。数月后,鲁肃拜访吕蒙,与吕蒙交谈发现吕蒙变化很大,非党惊讶。于是就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成语。
这个故事道理谁都懂,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他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谈吐。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我是深信不疑的。
我热爱阅读,热爱写作,可是我同当年的吕蒙一样,总是报怨工作繁忙家务繁忙,总是为自己不学习找借口。深入地剖析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毛病,从此,我便要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利用一切零碎散时间去阅读去写作,哪怕只有几分钟时间只读了几十个字,只写了几十字。我相信,只要长期能坚持下去,我一定会成为那个理想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