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艳阳天》是1957年电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歌词中所描述的内容是指春耕时节的农村忙碌景象,而非秋日重阳节。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的电影歌曲在创作时,其歌词大量运用了民间的素材和民歌中赋比兴、问答和重复等表现手法,让整首歌曲充满活泼的生命力,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曲调活泼委婉,歌词真挚淳朴,充满着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民歌情趣,让人百听不厌,过耳不忘,是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经典音乐作品。请听笛子独奏。主旋用C调,第三节转F调。
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那
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风车呀风车那个伊呀呀地唱啊
小哥哥为什么呀不开言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想把那军来参
风车呀跟着那个东风转那
哥哥惦记着呀啊小英莲
风向那个不定那个车难转那
决心没有下呀怎么开言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告诉小英莲
这一去翻山又过海呀
这一去三年两载呀不回还
这一去呀枪如林弹如雨呀
这一去革命胜利呀再相见
东风吹呀麦苗儿鲜
风车转那不停唱哎…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告诉小英莲
哪怕我(你)一去呀千万里呀
哪怕我(你)十年八载不回还
只要我(你)不把我英莲(哥哥)忘呀
等待你(我)胸佩红花呀回家转
九九是中国古代民间用来表示冬至后或夏至后八十一天日期的总称,冬至后的八十一天为“冬九九”,称夏至后的八十一天为“夏九九”。此称沿传至今仍很流行。并且民间一般指的是冬九九。每九天为一个九,按次称为头九,二九,三九,直至“九九”,即所谓“数九寒天”,是为气候上的冬季。
通常把夏九九根据气候变化编成农谚:如“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通常把冬九九根据气候变化编成农谚: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绿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杨絮落地,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又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五九,削井口;春打六九头,沿河看垂柳;七九冻河开,八九雁儿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这里“削井口”指冬日气候酷寒,井口的水都结上了冰,因此要将冰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