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都在酝酿和创作这篇文章,但是因为全文都需要用笔触去刻画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杰出历史人物,于是很要求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所承载的厚重与深沉基础上。
因为从小就酷爱读三国方面的书籍,对诸葛亮这个历史和英雄人物也很是喜欢,并且印象深刻。为了获得文章更好的素材和作证,这几天一有空闲时间就投入到这些写作元素的寻找与酝酿文章当中。
----前言
诸葛亮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可谓一代英杰。名著《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给予他高度的评价,《三国演义》中已经刻画的诸葛亮近乎神话,这里不加赘述。客观的如陈寿的《三国志》中的评价:“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这里对诸葛亮的个人功绩表示了积极肯定,也对他的人格做出了高度评价。这在中国的传统
价值观看来,这也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了。
具体铺陈开来,诸葛亮有四个主要优点。
诸葛亮有远见,未出山时便有“隆中对”中对天下三分的形势发展分析。并且提出联合孙权抗曹,并且最终实现了三足鼎立的天下大局。
诸葛亮善于用兵,审时度势,力求速生,并且很注重军事后勤。诸葛亮主政后每年都派遣军士兴修水利,确保军粮生产。
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备。发明了强力作战性能的诸葛连弩和能在山区高效运输军粮的木牛、流马。还改进了铜刀,大大增强了蜀军的战斗力。
诸葛亮在治军方面,特别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重视军队的训练,使蜀军成为当时一支训练有素,能征善战的优秀部队。
就是这样的诸葛亮,拥有高超智慧和勇气,拥有高瞻远瞩的视角的一代英杰,最终的结局却是因操劳过度,病逝于五丈原,留给后人诸多感慨,历史也写下了遗憾的一笔。
除了慨叹和惋惜,我们应该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我们虽然都知道诸葛亮一心为了“兴复汉室,天下一统”的大业,并且一生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蜀国仍然是最先灭亡的国家,这与诸葛亮主政时期的领导风格与领导方式脱不了干系的。
01
诸葛亮识人不明,且不善于用人。
首先谈到的是诸葛亮随刘备西征西川时,强烈推荐关羽挂帅镇守荆州。关羽虽有些胆识谋略,但是性格高傲,骄横跋扈,刚而自矜。
过分自信的关羽,不把东吴放在眼里,把大部分主力都调往前线与曹军作战,拒绝孙权的提亲还给予一番羞辱,引得孙权撕破合约与曹操勾结并让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最终关羽腹背受敌,荆州失陷。
而这样的关羽却在诸葛亮的眼里曾是有大将之风,能够托以重任镇守一方的。荆州失陷诸葛亮负有很大的责任,这也让蜀国后期的战争陷入了进退两难的被动处境。
其次是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也在任用马谡担任镇守街亭的决定上犯下了巨大错误。
诸葛亮认为马谡自幼熟读兵法,深谙兵法谋略,并且他自己有时候在兵法韬略上有不解的问题也会请教马谡,因此诸葛亮是比较看好马谡的。
但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却忘在脑后,不以为然,还要让马谡担负很重要的作战任务。
最终言过其实,纸上谈兵的马谡致使街亭失守,主力部队侧翼受到威胁,大军陷入艰难境地,整个作战计划被破坏,最终被迫撤军,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光这两次识人用人的重大失误就已经让蜀国加速走向衰败,带来的历史性结果是惨痛的,无法弥补的。
02
诸葛亮不善授权,限制人才发展。
诸葛亮身为三军主帅,蜀国丞相本应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他却事无巨细,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
经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诸葛亮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本来这些小事完全可以交给下属去处理,但诸葛亮却过度依赖和迷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下属,害怕下属不能做好自己交代的事,还可能有害怕下属削弱自己职权和影响力的自私嫌疑。
下属、新人都得不到锻炼,老班子的人也都渐渐年老体衰;老团队渐渐失去了以前强有力的执行力,新团队又不能担负重任,蜀国越来越需要诸葛亮,越来越离不开诸葛亮,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最终诸葛亮积劳成疾,倒在了北伐的征程上,将星陨落五丈原。蜀国人才青黄不接,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悲凉局面。
如果诸葛亮合理授权下属,多给下属大大小小锻炼的机会,培养接班人,培养蜀国新的团队运转体系,统筹全局,着力做好协调人员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想必蜀国也不会是过早沦落到最后倒戈受降、政权覆灭的荒凉境地,致使白帝城托孤终成梦,复兴汉室的伟业被扶不起的阿斗毁于一旦吧?
03
用兵太过谨慎。
“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
北伐时魏延曾提出自率一支劲旅,走小路偷袭潼关,但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坚决不同意这个方案。
之后魏国将领邓艾,正是用偷袭之策偷渡阴平,奇袭成都,灭亡蜀国。
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
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太过谨慎,稳扎稳打不敢冒险,这样太容易露出破绽让对手找到机会了。也会贻误战机,有时候战时有利的战机都是转瞬即逝的,没有抓住就不会很难再有了。还可能致使部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多少次就是因为太过谨慎,不善于做决定致使被司马懿抓住诸葛亮后期补给困难,渴望速胜的弱点,而多次避战不出。
最后几次北伐无功而返,却还大大消耗了蜀国国力,劳民伤财。
虽有一些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
当然其实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诸葛亮和李严的关系,这个是必须得讲的。
最开始诸葛亮在益州是新人,属于荆州旧部势力,诸葛亮的影响力力远没有辐射整个蜀国。并且在刘备托孤的时候,刘备是给诸葛亮和李严一起交代后事的,并不是给诸葛亮单独交代,并且刘备也交代了李严是作为副手和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的。
因此诸葛亮是没有被赋予大部分权力的,李严握有东州(今四川涪陵以东地区)的兵权,并且在益州旧势力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的。
李严这个人性格耿直,有自己的想法,在诸葛亮“主政”的很多时候,李严都提出了很多与诸葛亮意愿相悖的主张。
同样身为托孤重臣的李严不服诸葛亮大权独揽,主张划五个郡单独建立一个江州,但诸葛亮害怕李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自己作对,削弱自己的政治影响力,直接被诸葛亮强烈地否决掉了。
再有就是李严是消极对待甚至反对诸葛亮主张的北伐,李严的东州部队三年都没有动过去帮助诸葛亮北伐,并且在粮草补给问题上也磕磕绊绊的给诸葛亮北伐制造麻烦。但李严在此期间,却兴修水利,土木,修建大道,整修郡城,可谓是一心改善民生。一时间也是让百姓和官员们拍手称快。
可是诸葛亮大权独揽,一心为了完成自己“复兴汉室“的大业,坚决主张北伐,并且在北伐期间想尽办法清除掉了李严这个反对他的政治敌对势力,进一步巩固了荆州旧部势力在蜀国的执政根基和政治影响力,也让他个人的权力和影响力达到了巅峰。
诸葛亮没有想的是正确妥善处理好荆州旧部势力和益州势力的关系,在他当政期间,用荆州势力当权去压迫益州势力,加剧了蜀国内部的政治矛盾。他在的时候,内部政治斗争的隐患能够压住;他死后,他选定的接班人蒋琬,姜维等辈都无法处理这日益凸显的内部矛盾,加上连年北伐削弱了国力,致使民不聊生,诸葛亮甩给了他的接班人一堆烂摊子,也没人能处理的了。
如此,蜀国的灭亡也是迟早的事。
所以可以客观地说诸葛亮不是一个好领导。
他大搞个人崇拜,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大权独揽,他要为他死后二十年蜀国的灭亡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