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
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毂纹生。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
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
《苏幕遮》
向来痴,从此醉 ,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
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
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
《破阵子》
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
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
莽苍踏雪行,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荡寇鏖兵。
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
——
《洞仙歌》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且自逍遥没谁管。
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 ,风骤紧,缥缈峰头云乱。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梦里真,真语真幻?
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糊涂醉,情长计短。
解不了,名缰系嗔贪;
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
《水龙吟》
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
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
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
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
枯井底,污泥处,
酒罢问君三语,
为谁开,茶花满路?
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
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
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
以上这5篇宋词,既可以独立成文,又可以作《天龙八部》的50个章节的题名,其实金书的章节题名也算是一绝,比如《倚天屠龙记》《鹿鼎记》的七绝,《碧血剑》的五律, 但唯独《天》的宋词点题笔者认为写得最棒,作者自己也很满意,特地在序章中提及此处。《天》书的题名其实跟整篇小说的剧情无甚关联,文学研究者对于这一点也多有高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已故陈世骧先生的评语,他认为天龙八部作为佛经中的人物,长相性格各异,正代表了书中光怪陆离的现象,人物性格的扭曲怪诞,剧情太过离奇,武功过于夸大,如听传奇轶事一般。我对于此评论是深表赞同的,诚然,《天》被两岸三地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剧情改动、删减、增加之处每一版都很多,我认为最贴近原著的版本当属胡军版,至少主线剧情几乎没有删减,但原著就是原著,若少了一些陪衬红花的绿叶之笔,难免让人心头不是滋味。陈在附录中有句话说得好:“冤孽与超度”是本书的主旨,浩瀚宇宙,朗朗乾坤,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写到极致就非要把常人常情都写成离奇不可。
《天》的行文结构是松散的,大致可以总结成前十五章段誉侠情缘,中十五章萧峰身世谜,后十五章虚竹奇遇记,最后五章大决战。其中每一段故事抽出来都可以以一个主人公组成一个独立的故事,但又无论如何都无法将这个故事叙述完整。段誉、萧峰、虚竹这三个人,一个大理世子、一个契丹遗孤、一个少林小僧,性格迥异,遭遇不尽相同,但可以在这充满血雨腥风民族矛盾的大环境下求同存异,相结生死之交,实属难得,下文将依次对该书出现的主要人物做一个评述,并试着论证围绕在每个人身边的“冤孽与超度”。
首先,段誉出场就卷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武林风波,无量剑派内讧不断,灵鹫宫派神农帮武力招降。段初涉江湖只是为了逃避家教,抱着玩的心态,自然书生气十足,慈悲心泛滥,虽有路见不平之心,但无拔刀相助之力。待得段誉误闯无量山洞得到逍遥派两大武学典籍,也难改自己天性,直到被关起来闲来无事之时才去修炼,当时也是抱着看书的心态去打发时间,并不刻意去学,可见此人为人潇洒不羁,无忧无虑,一副公子哥气息。又遇到木婉清,危难之中二人一厢情愿,荒诞地定了终身,不免情窦初开,就像平静的湖水被投了一颗小石子,水波荡漾开来从此难以平静,后来误打误撞吸走了多位武林高手的内力修为,天龙寺得枯荣点播,习得全套六脉神剑,他的江湖路就懵懵懂懂地开始了。与其说是江湖路,不如说是备胎之路,自从遇到了王语嫣的那一瞬间,段誉的备胎属性就被无限放大,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段誉是一个合格的纯正的备胎,他后面的行动模式无非就是追着王语嫣到处乱跑,从曼陀山庄制服严婆婆救出朱碧双姝和王语嫣开始,跟王语嫣的交流心态就是你只要跟我说一句话,看我一眼,想一下我的好,我就天塌下来也心满意足,被包不同赶走,吃慕容复的闷醋,杏子林救王语嫣,磨坊斗李延宗,都充满了尴尬与郁闷,后面表现得更甚,无人能劝得动,只要跟着王姑娘,我就得天得地,其他什么一概不管。好在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还可以唬弄一下旁人,因此多次化险为夷,黄玉郎的漫画在叙述段誉萧峰比拼脚力的情节中,加了一番斗法,而原著中并没有此段,因为其实六脉神剑段誉到最后也没有做到收发自如,空有一身内力,却被情误,加之段家的复杂身世纠缠到他这个后辈身上,也无暇练功,因此段誉的“冤孽”,我认为就是一个情字,痴情,忘情,伤情,而段誉的超度,偏偏又是一个情字,有情,重情,留情,因有情,故终于备胎上位,因重情,故结了善交,因留情,故不至对生父狠下杀手。当然,笔者不得不说一句,六脉神剑这等只需内力深厚无需练习就可以大杀四方的武功,太imba了吧,让丁春秋学去了那还了得?
然后再讲萧峰,很多影视剧都把萧峰作为第一男主,黄日华版甚至让其第一集就出场秀了一把,其实不然,萧峰在全书的地位在我看来有两个,其一,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义薄云天的好汉,却是你民族的敌人,你该如何看待他?你给予他恩惠,就会被厄运缠身,你给予他痛苦,反而活得逍遥自在,聚贤庄一战,萧峰曾怒斥一个路人甲跟自己无交无情竟舔着脸来跟自己喝绝交酒,这既说明其恩怨分明,对我好的自然我也对你不差,对我不好的我必定要加倍对你不好,又说明中原武林是一个跟风凑热闹者盛行的畸形群体,游氏兄弟本来是自尽的,而游坦之却把他当成了杀父仇人,愚蠢的民族观念成为了武林中人分善恶辩是非的唯一标准,以致后来群雄大闹南京救萧峰之时,吴长老之流依然认为萧峰对其有恩就一定还是汉人,肯定是哪里误会了,读到这里我不禁笑了,要是萧峰契丹人铁证如山,更有几人肯出雁门关?其二,作者又抛出另一个问题:萧峰是英雄好汉,还是一介莽夫?毫无疑问,萧峰一生在很多重要抉择面前的选择都值得商榷,跟阿朱许诺塞上牛羊,却被仇恨蒙蔽欲先诛杀带头大哥而后快;盘问马夫人第一次选择了错误的方式,第二次则碰上了猪队友阿紫搅局;以及最后选择自绝以谢罪,反而是这个充满矛盾的人物最好的结局。为国仇家恨所累,为民族大义而两难,最后玄渡大师一席话道出了真谛:若要拯救天下苍生免于战火,则非得众生皈依我佛,一心向善,慈悲为怀。是啊!一心向善,慈悲为怀,但萧峰确实无法做到这一点了,剑是凶器,剑术是杀人的伎俩,无论多么花言巧语,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身背仇恨不得解脱,是为不义;契丹血脉而助敌气焰,是为不忠;自古忠义两难全,剑已出鞘,人已就戮,这份冤孽就将纠缠,这份罪责就将承受,萧峰就是这样被逼上绝路的,相比于段誉被情孽所牵,他被义孽所逼才是最痛苦的。好在金庸在全书结尾给出了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一切为了天下苍生,只要苍生的命得以保全,匹夫即为有责,只要为了苍生,一切问题都不算问题,一死又有何难?但是事实真的就是如此吗?我想不通。
最后就是虚竹,金庸笔下几乎每一位主角都是有着非凡的大智慧的,段誉菩萨心肠多情种子,萧峰悍不畏死重情重义,但虚竹一出场就是一个迂腐顽固的和尚嘴脸,这也难怪,谁让他出生点位就是在金书武林最坑的少林寺呢,天天吃斋念佛,早就绝了贪嗔痴,一心向佛,资质平庸不如寻常百姓。但只因一脚踏入了红尘,就如他在珍珑中下的那一手棋一样,命运的轮盘就开始飞速的旋转,无崖子一言不合强行传其功,苏星河一言不合强行拜为主,阿紫一言不合强行破其戒,换作别人早就崩溃了,但正说这位小和尚,仍然保留了一颗向佛的心,我佛才是硬道理,佛法无边,武林至尊,号令天下,不如佛前一炷香。再看看人家练的武功,小无相功,硬传的,属于下棋获胜奖励;天山折梅手,逼着练的,不练童姥就要被李秋水杀了自己于心不忍啊;天山六阳掌,还是逼着练的,不然生死符解不了。好在逍遥派武功不在乎资质,只在乎你是否能背下来口诀,这也是让我和我的小伙伴惊呆了,天那,要是高考死记硬背就能考清华我们还做什么类型题啊!虚竹练武功的时间全书只有在冰窖中那80多天而已,80多天武林高手速成啊,这是。。。后来又破了杀戒、色戒,还是想当这个和尚,以至于最后跟萧峰说:“丁春秋作恶多端,却可以关在少林寺受佛法洗礼;而我一心向佛,却与我佛无缘,哎,我真是好生羡慕丁施主。”喂,人家可是杀了你师父和师叔祖的大恶人啊,这样悲天悯人泥古不化真的好么?后期没什么出场戏份,也就西夏提亲解开了梦姑的真面目,二战雁门关出来亮了个相,自己本人也全无气魄,还不如梅兰竹菊四个小丫鬟。不过少林寺大战突然得知了自己的父母,又突然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还是挺令人崩溃的,这节也不禁让人感慨造化弄人,报应不爽,也增加了这个角色的悲情成分。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一个有点大的小角色,说他小,是指他还没有成为武侠小说主角的那种气魄,说他大,是指他的奇遇,他的身世,他对于剧情的穿针引线,做的不错,没了他,逍遥派的很多谜题无法解开,整个《天》书分量最重的支线也塑造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