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希望,一个独一无二的希望。也许你的成绩不尽如人意,老师给你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摇头叹息,妈妈送给你的是无休无止的唠叨和数落,你躲开了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的兴高彩烈。。。。。。但是,你一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那是你发自内心的渴望,那是你自己脚下的路。”当我一口气读完了法国作家安娜·嘉瓦尔达的著名儿童小说《35公斤的希望》。再回头来想青番茄网上图书馆青少年馆馆长袁晓峰的这段话,由衷地觉得,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成绩很不好,各方面都不突出,而且还时不时出点“状况”的孩子,他的成长的心路历程真可谓“艰辛”。但是放眼我们所在的学校,所任教的班级,这样的孩子似乎并不鲜见。
“我恨学校。我恨它远甚于世界上的任何东西。甚至,更加严重。。。。。。学校毁了我的生活。”格雷古瓦的这段让我们觉得震惊的话,会不会也是我们身边孩子的心声?毕竟每个班级只有那么几个成绩优异,各方面突出,深受老师们喜爱的孩子,那么其他那些每天都在吃力地完成作业,拼命地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然而还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一不小心”而犯错时而要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讥笑,他们的小心灵里面有多少上学的幸福在里面呢?他们到底喜不喜欢上学?他们有没有也一想起上学就肚子疼?
“这个男孩有漏斗般的脑袋,仙女的手指,敏感的心灵。一定可以教育成才。”玛丽老师的这句评语温暖了格雷古瓦很久。在我们的教育中,是否也能尽力顶住来自体制的功利和压力,做个有温度的老师,能够看到孩子们身上的成绩以外的“亮点”,并且毫不吝啬地给与肯定,守护孩子生命里更多的幸福感呢?
特级教师周益民说,“这本书无意识一面冷峻的镜子,也是一个无情的拷问。教育的使命倒底是什么?父母、教师、同伴。。。。。。应该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各自起着怎样的作用?”读完小说,我在思考,造成主人公格雷古瓦成长之路“艰辛”的,难道仅仅是体制下的学校,老师吗?他的感情不和的父母,不断讥笑他的同学都在这个孩子的心灵上添上了一道又一道的伤痕,致使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只有他的爷爷,而风烛残年的爷爷随时都有去世的可能,一旦爷爷离开他,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懂他?这么一想,他是幸运的,他最终来到了格朗尚中学,他找到了他喜欢的学校,他也找到了认同他的同学,他开始了成长路上属于他的小幸福。但是,生活中每个“格雷古瓦”都能这么幸运吗?他们的将来会怎样呢?
作为寄宿制学校的老师,我们应该让我们所处的环境里有更多幸福的味道呢?怎样让我们身边的孩子的生命里有更多幸福的味道呢?我觉得,爱、理解和尊重是我们首先应该具备的素养,也只有充分的爱,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才能如阳光雨露般滋养孩子的心灵,才能萌出幸福的芽,开出幸福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