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就只与自己的前程有关吗?图样图森破!上大学,你选择的不是专业,是朋友圈!
如果你选择政法专业,意味着你的同学今后多数会在政法部门和法律界工作,你就像侯亮平同志一样,跑到汉东发现检察官、纪委同事都是老师和学长;
如果你选择医学专业,意味着你的同学朋友未来都是各医院科室的医生,你们共同的志愿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没准能共同经历一场外科风云……
总的来讲,选择到综合型大学就读,校内有各个学科的同学,集思广益,资源丰富,校友分布在各行各业,也有利于资源整合,适合对今后从事的行业目标尚不清晰的,以及今后打算创业的同学;选择专科性大学读书,与行业的结合关系紧密,学习氛围浓厚,资源集中,行业内人脉丰富,适合有明确爱好目标,明确今后要到某个行业工作的学生。
专业与自我的结合
如果你现在说很多人毕业后工作和专业都不对口,所以专业的选择无所谓,那就大错特错。正常的大多数人选择一个专业都有明确目标,在四年生活中经过老师的熏陶,同学的耳濡目染,都培养出了较为专业的知识素养,毕业后选择工作都不会轻易偏离专业太远,热爱并且适应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身边也留下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
但是试想一个人学了四年专业知识后从事了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专业是为什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选错专业了啊!你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幻想家,却念了法律系专业,面对一本本砖头厚的法律条约,周围都是严肃正经的老师同学,无人理解你的想法,然后你在自我价值的怀疑中孤独地度过了四年,毕业后渐渐和大学的朋友失去了共同话题,渐行渐远。
所以选择专业,与你的人脉圈紧密相关。
专业与职业的结合
专业与职业往往结合得比较紧密,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前景。对于就读本科院校中的单科性大学(如医科类、电力类、财经类、政法类等大学)的学生来说,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也是比较紧密的,其实你在选择这类大学时就已经基本明确了大致的专业和未来打算从事的行业。
虽说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胜过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专业和职业之间的对应率还取决于学校的特色。但大多数公司面试时还是会选择已经掌握相当专业知识和操作系统的对口学生。这样省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和学生的适应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所以选择专业,与你的职业生涯紧密相关。
专业与深造的结合
不少本科生毕业后并不是直接进入职场,而是选择在国内外高校继续升学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在许多知名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已经超过50%。即使那些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随后的职业生涯中,选择继续攻读更高学位的人也会有一定的比例。
但是对于这两种人群来说,放弃现有专业选择一个全新的专业,难度系数太高。而且等你上了大学就知道,毕业生考研填报是需要明确到老师和研究方向的,如果你选择自己的本科专业作为深造目标,可以借助老师的人脉去了解相关信息,知道老师对于将要报考自己名下的学生有什么样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和同学组队,一起分享学习资料和经验,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但如果选择一个陌生的专业,这些都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会增加你的学习难度,当你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求助无门,只能完全靠自己。
所以选择专业,与你的专业深造紧密相关。
毕业与居所的结合
一所大学的学生基本都来自全国各地,尽管那些到外地读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的人数有不少,但通过多所大学的毕业生流向统计发现,一名外地考来的学生,在大学所在城市读了四年书后,特别是那些大学毕业后接着继续读研究生、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几年的人,毕业后在这个城市定居下来的比例非常高。这也意味着,考生选择大学,不仅选择了未来学习了好几年的城市,而且很可能选择了未来要长期生活的城市。
这种对城市的选择,很可能并不是出于当初考生选择大学的本意,虽然不排除有一小部分人对大学所在的城市也很在乎。然而当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几年之后,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习惯,就会对这个地方产生感情。特别是在大学这个人生的黄金期,情感需求最强烈的时候在这里交友,不少人还在这个时期经历了最难忘的爱情。所以,不管当初你为了什么来到这座城市,等到毕业的时候,这座城市已经在你的心中占有了很重的分量,你也很有可能选择定居于此。
所以选择专业,更与你的居所紧密相关。
高考志愿对于大多数高三考生来说是人生中第一份写下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它关系着你对大学的选择、专业的选择、朋友的选择甚至对未来定居城市的选择,所以对高考志愿的草率就是对自身命运的不负责。
声明:本文由录取吧原创,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