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孩子三部曲
环境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身份并决定命运,肯定孩子是为了鼓励孩子的好行为,让好行为发展成好习惯,好性格。当我们肯定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要有证据,就是我们赞美他是因为什么事情,比如谢谢你今天给爸爸妈妈夹菜,第二步说出他优秀的行为,你非常会照顾爸爸妈妈,第三步就是他的卓越人格、身份,你这么会照顾爸爸妈妈,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从一个给爸爸妈妈夹菜一个事实,变成一个照顾爸爸妈妈的行为,再到时一个有孝顺人格的孩子。这是肯定孩子的三部曲,三个步骤上升进行,千万不要跳过行为直接肯定孩子的人格和身份,否则就会是空中楼阁,比如有很多家长,经常会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乖” 这种直接跳过行为,随口性地对孩子人格身份地肯定,会让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玻璃心,经受不了一点挫折。三部曲的肯定孩子,这种具体行为的表扬,会让孩子知道是哪些行为得到了肯定,会继续努力。
然而很多父母不会用三部曲来赞美孩子,却很会用三部曲来骂孩子,比如你看你今天又没有做作业,不爱写作业,你就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所以这三部曲,是对一个人内心潜意识的催眠。所以我们骂孩子,经常会让一个孩子非常受伤,因为步步按照三部曲进行。
所以在这里呢,也请大家花一点时间,经常来练习肯定孩子的三部曲。因为任何的技巧学习,一定要去做,不然很难真正学会,因为我们不仅要知道,而且要做到。就像我们学习游泳一样,你听游泳教练在岸边跟你讲再多的理论和技巧,如果你不去下水,不去游的话,你永远也学不会。同样,我们学习再多的亲子的理念和技巧,如果从来不用,那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请大家记得要练习肯定孩子的三部曲。
肯定孩子的努力比能力更重要
斯坦福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和她的团队花了10年时间研究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哪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很多父母会把“把你真聪明!”,“你好厉害!”挂在嘴边,甚至想孩子好好学习、懂事听话,父母会给孩子各种夸奖,各种物质奖励,然而又了这些,孩子真的会像你希望的那样去表现吗?当这样的夸奖消失,没有了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还会主动去学习和努力吗?这样的夸奖,之能带给孩子瞬间的满足感,久而久之,破坏的是孩子的积极主动,或者是把注意力聚焦在自恋自己的能力上。
德韦克认为,自我能力通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心态,也就是孩子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还有一种是成长心态,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努力逐步提高。
所以把“你真聪明!”转变为“你真努力!”,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告诉她成功是他努力的结果,这样失败的时候可以鼓励他,“只要再努力试试,你肯定会成功!”。最后成功了,他得出的结论就是,我努力了,所以终于成功了。再遇到挫折的时候,孩子不仅不会垂头丧气,而是会说,再努力一下,就会成功。
与其说“你真棒,考试考得这么好”,不如说“我看到你为这次考试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肯定,孩子会感受到他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让他对自己产生信任。每个人都渴望被人赏识,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感觉,有人夸自己的时候,觉得心虚甚至怀疑自己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但是,当我们听到别人肯定我们的努力成果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所以,肯定孩子的努力比能力更重要。
肯定孩子人的价值更胜于他们的努力
肯定孩子一定先从接纳开始
讲了这么多的肯定孩子,仍然要回到接纳孩子上,如果我们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无条件的接纳,肯定和赞美很容易就变成了操纵,孩子会开始活在表现层面。孩子会认为,我只有成绩很好,我父母会肯定我,我只有比赛得奖,我父母才会肯定我。所以接纳的篇章,请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无条件接纳孩子,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价值感,他们才会接纳自己是可以失败的。那样他们才去会放松,去全力以赴发挥自己的潜能,他们所做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反生存的绝望努力,不是为了获得接纳认可的一种努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是永远的接纳,并且肯定欣赏孩子。我也是一个在朝此方向努力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