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往往不只是考能力,很大一部分是考技巧。
在中考中,如果孩子掌握了基本的答题模式,而题量不是太大,思维要求比较低,分自然而然就高了,进重高不难。但是想在重高中脱颖而出,很难,大多数优秀的学生,他们是被学校灌输了基本的答题模板。但是,这些东西往往在高中不太适合,。都明白,高中知识和初中,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高考,能力占很大一部分,可是,没有技巧,依旧上不了985或者211啊,上个一本确实不难,但是,想上个自己满意的大学,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所以,趁现在有机会,希望中学生家长能慎重思考一下,结合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孩子的考试技巧,不说别的,一旦进入初中学习,一切都是为了高考而战。
1
拿到试卷,先大致浏览一遍,看是否有缺页漏印,做到大部分题目心中大致有数。
这个很重要,尤其对于答卷来说。试想一下,此时此刻,正是一堂语文考试,你正坐在高考的考场,紧张地答着题目,突然发现,我的答卷没有作文格子(不要觉得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然后很慌张,看了看时钟,只有四十分钟下考了,而作文还没开笔,于是找了监考老师换卷子,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填完了之前的题目。
接着,只有二十分钟构思写作,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人是写不好一篇作文的,如果本来语文完全有120分的可能,结果因为这个疏忽,只有了100分,前后相差的20分,能让你在省里排名下降万多个名次,也许会让你与一本失之交臂,得不尝失,何必不事先做好准备呢?
而为什么所有的大考前都会给五分钟来看卷而不准答题呢?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卷子的缺印漏印,从而给时间来检查。另一方面是学生利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对全卷有个基本的把握,哪些题目是熟悉的,哪些是没见过的,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来估计时间。
2
从头到尾开始做,把卷子所有的题目都大致地看一遍。只做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题目,不需要很繁杂的计算,不需要长时间的思考。
当我们把整个卷子都粗略的做过一遍后,整个脑海里,就会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很清晰的能够知道,这次考试,牵涉到了什么知识点,然后打开记忆之门,搜寻这些考点的记忆,再经过过滤,全部装进大脑。那么,可以避免考试时紧张,而出现知识的混淆,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于是,这样做了以后,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底,这张卷子究竟哪道题目比较的难,我哪些题目估计需要多少时间。这一遍,只做一些较为简单的题目,比如说高考数学中,就做几个简单的计算,只需要1分钟左右即可完成的题目,以及看一眼就会出思路的题目。
3
做难度系数中的题目,不需要很长时间的思考就能够做的。
这样的题目,通常是指看两次题目就有思路,并且能够完成的。
这是第二次浏览题目,对很多题目的已知所求都有所了解,而这是我们考场上解题所需要的。
一道题目,如果读完题目,不能把已知条件记下来,就是一个很大的绊脚石,有可能会因为某个重要条件没有运用,而解不出。
但是如果记下来了,可以保证解题时运用上去,不能说每个条件都有用。只是说无用的条件会很少,可以说,基本没有。所以,这点要格外注意。
当这一步完成以后,整张卷子,该拿的分,都胜券在握了。只要平时作业训练到位,并且细心仔细,基本能保证达到基础分的预期目标。
4
剩下的时间集中去做难题,确保多多益善
剩下的就是没有任何把握的题目了,我们所说的,难题。
难题,高三学生常这样说:“最后的几个大题我们一般不会太认真的去思考,那都是留给上清北的孩子做的。”
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如果能够确保前面无误的情况下,我建议,有能力的学生,尽量去开动大题,至少第一小问,孩子们都可以拿分的。
最后的大题,对于绝大部分孩子来说,永远不要指望能够满分,只求是多少算多少吧,因为不论初中数学还是高考数学,真正拉开差距的,就是后面的大题,那就拉开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重本中的重本和重本的差距,如果目标是北京的某所名牌大学,那请努力吧,这是需要能力的。
假如要求不高的孩子,那么尽量的去拿分,前提是保证前面的题目都正确,因为,如果错了两三道选择题,只花了两三分钟,扣了十来分,但是大题花了半小时,也不一定能够拿到十来分,所以,请慎重。
考试四步曲,试用于任何一门理科考试。适用于个个年级的学生,起初培养,可能会失败,也许会是时间不够用,也许会是该拿到的分,却没有得到。我们也不能指望到考试中才去运用,要把这种技巧贯彻到平时作业中。训练一定时间以后就会发现,掌握了这四步,才可能保证试卷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保证该拿的分一定拿到,保证考试不留下遗憾。
加油吧,孩子们,祝福你们在考试中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