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转,经也在转
一圈又一圈,一年又一年
传承千年的信仰
在这古老的雪域高原之上
生生不息
跟着藏民去转经是临时起的意。
前一晚听客栈老板讲布宫门票要提前一天约,正好自己这两天还在拉萨,于是一大早就出门,散散步,然后去预约门票,一般第二天就能去参观。
拉萨这天天气很好,天朗气清,蓝天衬得这座城市澄澈无比。在一家四川饭馆(西藏的川菜馆比藏餐馆多很多)里要了两个包子和一碗青菜粥当早餐,就往布宫的方向走。
拉萨温差很大,午后能达到二十几度,而此刻虽已过八点,阳光有些刺眼,但寒意还是明显,也就七八度的样子。路上鲜有行人和车辆,店面大多没有开门,时间走得缓慢,我也慢慢地走,细细感受大都市没有的闲适。走着走着,注意到身边多了一位大娘。
过去我只知西藏朝圣,却不知藏民日常表达虔诚的方式——转经是什么模样。
大娘五十出头,白色线衫外套紫色羽绒服,长阔裙摆,裙摆前系了条类似围裙的长条纹路方布,名为“邦典”,这是藏族人的惯常着装。
我注意到她,是因为她手中拿的东西,她左手执念珠,拇指拨弄珠子,右手握了经筒,不停转动,口中念念有词。心中恍然,原来这就是转经,而我正走在转经的路上了。离布宫越来越近,看到的转经人越来越多,但他们不再布宫门口停下,而是绕道布宫外面的宫墙。
走在布宫门前的大道上,阳光从身后洒向匆匆而过的藏传佛教徒,在人前拉起长长的影子,有穿着单袖长袍的男女,也有尚在婴儿车内被推着走的孩童,甚至藏民家中的宠物都加入了这场不约而同的“盛会”,人很多,但杂音很少,沉默,或者呢喃自语,专心祈祷。
拉萨城内有多条转经道,千百年来有无数信众匍匐在这里,承载了无数虔诚心意。沿大昭寺佛殿四周的转经甬道一圈为“廊廓”,是内圈;绕大昭寺一圈为“八廓”,是中圈;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一圈为“林廓”,是外圈。
而此刻,我所在的转经道为“孜廓”,不同于之前以大昭寺为中心的转经路线,“孜廓”是围绕布达拉宫所形成的一条环形道。在藏语中,它的意思就是“布达拉宫下面的转经道”。
在藏传佛教中,通过转经能消灾避难,修积功德。“孜廓”转经道上,沿着布达拉宫宫墙外围可见大大小小的转经筒,排排立着,转经人拨动它,向佛表达心意。
对于转经人而言,他们的信仰也可以在手中,人人左手执念珠,右手持转经轮,人在转,手中的经轮也在转,轮里装有经书,边走,边摇,轮子转一圈,如同替本人念了一遍经文。
转经路上见到一位年轻小伙,不同于藏民的装束,想来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可能出于某种意外,他失去了右腿。他手拄双拐,将拐杖往身侧一放,双手合十,先后放于额头、嘴唇处、胸口处默祷,双手打开,双臂伸展,扑通一声扑倒在地,身体发出浑厚的声响,扬起的尘土在阳光里翻腾,额头贴地,双手合十举过头顶,默祷片刻,而后,像被神附体了一般,从地上飞地腾起,用一条腿支撑起整个身体,向前挪一步,继续匍匐朝拜。
若非长年累月的祈祷跪拜,以此残身,如何练就如此轻快身手;若非内心坚定不移的信念,如何能坚守这天长日久的朝圣之路。
一切渊源,源于内心。
这便是转经人告知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