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很多大V推荐过,但是之前并没在意,总觉得读书有什么方法论不就是阅读理解划重点梳理架构全篇总结吗,反正量变一定会引带质变,读得那么细完全读不下去啊。然而每逢读完想写点什么才发现下笔之艰难,与其说不会写书评不如说是收获太少思绪零散不知从何整理。直到两周前在书店找不到原本要买的书意外又见到这本,粗略翻了几页,艾玛久仰久仰,老师快跟我回家带我飞啊。
总而言之是一本详尽的读书方法论,开篇点明面向的人群是想通过读书以增进理解力和增长心智的主动阅读的人,论述了相较于被动阅读带给人讯息和知识的增长与利用所授阅读技巧主动阅读带来的心智成长的差异,分析了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及主题阅读四种阅读的层次并就后三种展开阅读规则的探讨。怎么说呢...如果大学有开设阅读课的话这本书就是解题方法吧,比如分析整本书的框架如何串联、找关键字、划主旨、从段落中抽离出论述标记1234等等,如果没看过书只看网上导图中的这些规则摘要看起来像老生常谈其实没多大用,其中的各种论述通篇读下来才是收获良多。
以前自己读书的激励点在于想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变成一个兴趣广泛且博学的人,但是过往的读书和观影经验告诉我三天之后主角名字忘光7天之后只记得大概过几过月咦我看过这部电影?读过的书只记得哇很有道理,很久之后做PPT/写简历/年终总结时重新翻出来找找有没有可利用的精华句,完完全全就是作者说的那种只记得书中的字句,只获得讯息却没吸收理解的人啊。
读书这件事真的存在量变到质变吗?还是说不吸收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作者将收获分成两种,一是获得讯息、知识及洞察力,一是获得理解力和心智的提升。也就是说一年读上200本书让你变得稍微博学点是有可能的,只是每本书可能只收获了十分之一,更何况在文法背后书中未写明的言外之意才是该读者真正要自己理解收获的。既然如此不如尽可能地压缩这个数值但确保每本值得的书都有所产出,或者设定一个研究范围大量阅读,这样知识体系更系统。
争议只是观点的区别吗?如果对某件事的判断只看做是观点的不同,就不需要做什么沟通了,因为无论聊的再多都拒绝将其看作是心智的提升,拒绝改变看法,也就无法获得知识和理解力。就像黑客与画家中提到的编程语言并非适用范围不同,其语言内在的逻辑架构一定有优秀与平庸之分,就算是不同的观点也一定有优劣。由于对事实的了解程度、逻辑推导中的证明漏洞等因素,对某个特定事件总有更高阶的理解和论述。
那么真理会越辩越明吗?如果双方的知识储备相当,你知道的所有事实我也同样知道,且沟通中双方没有任何误解,是否双方最后都会得出同样的答案而不再争议?关于沟通和争议,其实奇葩说里取胜从不靠逻辑..这点在肉松队这里尤为明显,深谙说话之道的康永哥角度不一定刁钻,却可以把一个浅显的道理变着花讲得超煽情。而且总觉得发言顺序也相当重要,乍一听每一方的观点都很有很有道理的样子,事后仔细想想逻辑漏洞也很明显啊只是被巧妙掩饰了,而对手的目的就是要不留情地拆穿对面的伪装吧,这么说最后一个发言的导师不就很有利吗?哈哈没人拆穿我了耶。虽然高晓松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货最后总还要说几句。当然也不可能指望能在一集辩论中辩明真理,想想貌似辩论赛的选题都是富有争议的,此种情况下也许双方共同拥有的意见才是真理,或者“双方都只是表达了整体真理的一小部分”,一定要分正反的话真理必定不存在于任何一方。所以书中主题阅读篇才要求要不偏不倚完全客观剔除偏见去整理每个作者的议题论点。
带着问题读书并在阅读过程中发散出其他问题这个方法也不错呢,虽然是主题阅读中的方法改变一下也能适用单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