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次语文课前三分钟阅读分享上,一位同学讲的是一位父亲看了电视台采访一个西部孩子艰苦生活的报道后,从而心生感慨,问自己的孩子生活怎样,孩子流露的是羡慕“多想拥有电视中孩子的欢乐童年,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山上放羊,没有补习班的重重压力,没有这不许那不许的束缚……”
文章读完后,按照惯例,照样是让同学们谈感受,大家众说纷纭。
我采用点名的方式挑起了王艳普同学,她是一个非常腼腆的孩子,想了一会才答道:“这篇文章采用对话的形式,用童稚的语言描述了儿童对节目的看法,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童年的向往之情。”我看她回答的比较合理,当即给与较高的评价:“是呀,童年是美好的,然而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成人生活的许多压力,使现代父母产生了焦虑情绪,而且这种情绪逐渐转加到孩子身上。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将来上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找一个好工作,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使孩子疲惫不堪,那么造成的后果呢?学生不再热爱学习,感觉不到生活的美好。”
“老师,我不赞成这一点。”突然教室里想起一个响亮的声音。向丽同学站了起来,“我认为,文章的作者写作的目的是教育现代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看,西部偏远地区还有许多孩子生活在贫困之中,不能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正因为教育的落后,造成他们视野狭窄,才会沦入放羊娃上学——娶妻——生子——再当放羊娃”这样的怪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拥有很多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可是一些同学不珍惜,不爱学习,将来也必将重蹈覆辙,出现这样可悲的境况。”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来雷鸣般的掌声。
我也高兴地给她鼓掌,称热打铁,我亲切地告诉同学们:“阅读是我们身心参与的过程,只要我们认真读了,思考了,我们总会有收获。因为每个人的阅历不同,思想不同,感触也就有不同,就像刚才,老师顺着艳普同学的思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得出还孩子一个幸福童年的结论。而向丽同学从成人的角度来思考,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均衡,我们贫困地区更需要教育阳光的普照。他们讲的都很有道理,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都能有所创新,都能读出自己的个性来,让我们再次为向丽同学鼓掌。”
新教育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重视孩子的阅读,重视孩子的阅读体验,让他们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实现自我教育化,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想看到的。
在开展新教育实验的今天,在打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利用好我们的阵地——教室,把阅读与分享结合起来,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让课堂上响起不同的声音,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我们的学校真的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幸福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