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微小,若日复一日劳苦奔波,只为金缕衣,只为香车宝马,则穷其一生,为虚妄之欲,为眼前之利,如井底之蛙,一生即一日,枉为人;人生数十载,亦长亦短,吾之所愿,穷毕生之至,岁真爱之人,游万顷江山,阅世间百态,得命之真谛,一生即永生,不枉此生。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与其说是一本游记,不如说是一本作者通过看世界与行走达到自我认知的回忆录。
没有鼓吹旅行的美好,路上所遇更有着我们体会不到的艰辛,但内心的丰盈足以抵挡对未来未知的恐惧。
很少有人从一开始就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又有极少数人在明确方向后能够与世俗的眼光和流言做抗争,坚持到最后。
我们总是期待一个明确的结果,总是看似精明的避免做一些无果的事,我们的时代总喜欢赋予任何事一个明确的目的,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安心。比如,读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赚更多的钱。然而大多数事情都是厚积薄发,没有人能给你答案,也没有人能保证结果。在实践的过程中,无数人输给了梦想和现实的差距,输给了自己的期许和实际的无奈间巨大的鸿沟。
想要拥抱理想的美妙,就要接受现实的无奈。所有的成功都不是顺便的,既然要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就要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承受别人受不了的社会压力,抵制住随波逐流的诱惑。
年轻人觉得自己老了的标志大概就是生活不再充满未知的变化,开始趋于一成不变。时光飞逝在看似永无止境的重复之中,没有出路,年华一晃而过,只剩满目疮痍。
愿意选择一条清苦的道路,如此这般一直走下去,大抵内心都有着无法割舍、也不想被世俗打扰的"情怀"。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是作为复旦精神的总结。"自由"的反面——家庭、伦理、闲言碎语、攀比等都是束缚,"无用"的反面——金钱、社会地位、权力等都是"有用"。自由而无用,代表的是挣扎和挣脱,代表的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般站在尘世和世俗之外,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
这种精神的实践,宏观来看,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但在微观个体的一生中,无论如何都是沉重的两个词。
自由也有代价,极端的自由总是与孤独为伴,缥缈而充满未知。有时候并不是规则束缚了人,而是人愿意被规则束缚,因为一旦失去那些限制,面对突然失去架构的生活,会变得无所适从。因此,许多人拒绝孤独,拒绝挣脱束缚带来的未知与恐惧,为了不和人群走散,放弃自我,拥挤在人潮中,只求共进退。
不畏艰辛,不计付出,沉浸其中的快乐足以让人放下所有。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保证自己温饱的前提下,尽量不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事,而是把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远离那些想远离的,接近那些想接近的,执着地坚信未来的美好,踏实地付出今天的辛劳,纵使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这是姚璐想对那些仿徨、迷茫、站在十字路口却仍愿意去反思、去改变、去挣脱的人说的话。
迷茫的时候,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和空间,撇开社会纷杂的攀比,抛下俗世拙劣的潮流,让自己独处,花心思想一想这投胎以来陪伴至今的世界和自己。毕竟虽然我们至今都不知道人类为什么能产生意识,为什么能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但意识一定是上天赋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
不为生活琐事所累,还有理想,还有情怀。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关注萝卜,定期为您分享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