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2014年亚马逊畅销书榜首《无声告白》吸引我的一句话,因为和大多数内敛敏感的孩子一样,找到自我是我穷尽一生要学习的功课。我确信这堂课我得不了满分,可能我用尽力气勉强及格已是万幸,但我仍然清楚地知道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尽可能的求得高分数才能从人生这个大学堂顺利毕业。
豆瓣评分8.2,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就看完,尽管翻译差强人意,作者用构思的技巧性增强了正本小说的趣味性,读者也一直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可爱的莉迪亚竟然走向了死亡。读到最后我心疼不已,为莉迪亚全家每一个人和杰克。
有人说这本书在讲家庭教育,其实不尽然。倘若教育非得分家庭和学校还有社会,这三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实在不好分割,所以我宁愿认为这本书就是一场告白。那些我没有告诉你的,那些你没有倾诉给我的,我把这些感受写成故事权当我的倾诉,故事得以分享,我的表达也就完成,然后心里下了一场雪,能更昂首阔步的走完这人生,倘若这场雪也能抵达你的心灵圣地,让你也能停下来看一看来时的路是不是忘了些什么或者单纯就引起你的共鸣让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这全都是这场告白的幸运收获。
武志红说“人的一生都在试图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这句话太哲学,我的理解就是我们的性格和对这世界的认知以及以后和这世界交锋的所有本领基本都来自于童年的经历。这经历也就是父母老师同学的陪伴还有这世界给你的种种印象,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我很不喜欢这句话的表达方式,但可以看见小时候成长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巨大。小说中莉迪亚的华人爸爸遭受的种族歧视和妈妈小时候遭遇的性别歧视深深的影响着他们的性格。他们拼命想要去避免他们曾受到的伤害在孩子身上重演,大环境无法改变,于是想着改变自己。爸爸希望孩子努力社交以为努力可以无障碍的融入社会,妈妈希望莉迪亚能努力学习,圆她小时候想成为一名医生而不是一个家庭主妇的梦想。导致莉迪亚走向悲剧最主要的原因大概还是小时候妈妈的出走,玛利亚(莉迪亚的母亲)在处理完她妈妈的后事”产生恐慌,觉得自己不能像妈妈那样过完一生,于是离家出走渴望重新学习实现已经搁置很久的梦想。莉迪亚在妈妈“失而复得”后开始迎合妈妈所有的期待,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仅仅是因为只要妈妈高兴她就不会离开了,她在遗失自我的路上越走越远,在妈妈的期待中不堪重负最后走向悲剧。小说是还是有些理想主义的,莉迪亚在最后一刻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只是没有逃过意外。她的死让家人觉醒,是内心的无声告白,只是这告白的代价太高。可是我还是没法指责玛利亚和詹姆斯,他们的童年经历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模式,他们童年的缺失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代身上。除非有一天他们觉醒:孩子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们都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出生,幸运的话可以生活在一个智慧和谐之家,不幸的话这世界有太多的反面教材可以参考。我还算幸运,可我总是对那些不能很好的走过青春期的朋友感到心疼。我们用“赤子之心”表达孩子的纯洁无邪,用“童真”表达孩子真诚,用“无忧无虑”表达孩童时代的美好。可为什么只有童年是这样美好的呢?那时候,我很喜欢《小王子》,我觉得所有的孩子来到世间都是天使,拥有暖化一切的力量,而孩子未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全都依赖于这个世界给他的反馈。所以我一直有个梦想,关于守护孩童的梦想。我也知道我成为麦田的守望者的梦想注定只能是一个梦想,不可抵达,因为这世界并不是乌托邦,更何况,我眼中的我和真我和我表达的我本就相差极大。马东说“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其实被误会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宿命,除非你从来都是表达真我。自由在高处,我想除非你足够幸运,我想我们都是被误会的存在。
我只能祈愿我们都能找到真我,勇敢活出真我。我也仍然期盼未来在成为守望者的路上可以努力多守护一些孩子纯真的笑容。
我不仅仅梦想在小孩和大人的转角盖一座城堡,因为多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