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为《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自媒体文章刷屏,阅读量、转发量惊人。抛开不乏推手助力、人为热炒的因素不论,能引发如此普遍的关注,甚或成为一个“事件”,文章本身确有特点——文中预设的多个“触点”,触到了不少在北京工作、生活,尤其是漂在北京的外地人的痛处,故引发强烈共鸣。
这篇文章写到了北京没有人情味儿,几十年的交情,竟不能令一方把另一方送到机场;写到了北京的“摊大饼”,北京相当于2.5个上海、8.4个深圳、15个香港的大小;写到了在北京,无论你如何拼命努力、顽强奋斗,均不敌北京土著已然在握的“五套房”……由于北京的“拥堵、雾霾、高房价”,“2000多万人留在这个城市,假装在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从表面上看,这篇文章列举的问题、现象以及对世相人心的探究、总结,似都有些道理。仔细想想,却多语焉不详、似是而非。
文中提到的高房价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就很值得讨论一番。
近年来,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各大中城市房价几番快速上涨,的确成为不少城市原住民及外来者的梦魇。有数据显示,我国过三成的购房者,月供占到了收入的一半以上。想想看吧,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要面对沉重的月供,这样的日子,如何能过得舒爽?这样的生活,哪里还有质量可言?
鉴于此,“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成为近期各地调控房价的主基调,新建住房“只租不售”“租购同权”也令不少人充满期待。但也应看到,由于贫富差距较大、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大城市具有的强大吸引力,要想让更多人在大城市买得起房,仍显得颇不现实。
从另一个角度看,进入大城市工作、生活及选择贷款购买住房并由此而成为贷款一族,实乃一种自主自愿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说,这即便沉重,也意味着当事人已一只脚迈入了成功的门槛。不是吗?在大城市拥有了房子这个可以世代传承的大宗产业,难道还不是一种成功?只是,渴望成功,又不想付出太多、承担太多,顾影自怜,自怨自艾……这恐怕就是一部分漂在大城市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需要指出的是,当今,由于社会转型以及城市快速扩张,拆迁补偿等的存在使得一些人一夜暴富,转眼间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亦不在少数,这加剧了一些人的浮躁、攀比心理。加之由于观念因素作祟,人们往往把在大城市站住脚与拥有房产划等号,这使得有关购房的焦虑更甚。
不可否认,大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众多人想涌入其中,而其承载量又有限,这就存在一个适者生存的自然淘汰过程。这个过程当然会很残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其实,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年轻人奋斗都不容易,都要承受高房价以及沉重的生活压力。对于在纽约打拼的美国青年而言,在纽约租房容易不容易?当然不容易!日本东京亦如此,年轻人买套房难不难?当然会很难!不易、很难,由此更需奋斗,这样的生活难道就是“假装”?这个逻辑是讲不通的。
大城市的人情寡淡问题同样如是。大城市的人们,一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这使得人与人之间自然充满了距离感,人情往来、人际关系也非传统社会那般热络、无间。但这些并不能说明,这样的生活就是没意义的、“假装”的。相反,其或更能昭示某种生活与内心的本质真实。
从总体上说,在乡村生活、农业文明基础上延展而来的城市生活、城市文明,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进步。人们在城市中,享受的是高效、便捷以及舒适的生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力让城市容纳更多的人,推进非城市地区的文明、进步,缩小城市、非城市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时,让城市充满田园牧歌情调。
作为个体,无论是生活在乡村,还是奋斗在城市,保持一颗淡定的心至关重要,它可以使我们认清生活的本质,不跟风、不浮躁、不迷惘。既然选择了奋斗、选择了在大城市打拼,就不能总是以一颗“玻璃心”为人处世,不能总是沉湎于矫情的“吐槽”中不能自拔。
近一个世纪以前,一个湘西青年来到北京打拼。他一无例外地遭遇了种种不如意,人情冷漠、昂贵的房租、捉襟见肘的生活……寒冷的冬天,他甚至买不起棉衣、火炉,只好用棉被裹着身子御寒。他不停地用一支笔“吐槽”北京以及大城市的生活,并构筑起了幻想中的美丽的“湘西世界”。最终,他并没有离开“糟糕”的北京而回到“理想”的湘西,恰恰是城市及城市生活,给他提供了构筑“湘西世界”的依托。这个成功的“凤凰男”,名叫沈从文。
沈从文的过往,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有情怀、有梦想以及有血有肉的生活,既存在于幻想中,也存在于现实中。直面眼前的一切,不舍梦想,不弃现实,方能拥有如意的生活,成就真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