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定位》这本讲产品营销的书,却对我这个从事投资行当的老司机影响巨大。
市场上的钱虽然很多,但得承认有些钱我赚不到。为何?能力范围有限,即所谓力不到不为财。这里面就涉及投资人的定位问题。
首先是投资项目的定位,即我要把钱放到哪里?哪个行业?哪个公司?为什么?有关选择行业,林园阐述的非常透彻,即未来发展前景巨大的行业,比如与人相关的金融保险,住房,医药健康,消费,汽车等等。或者说凡是能提升人的物质需求和健康的行业,都是定位的范围。
投资范围定位好,接下来就是对这些行业不断学习和研究的阶段,这是对外部环境来说。
除此之外,投资决策的核心就是财务分析和资产估值,即要对投资项目能否赚钱的概率有个大致的判断。这是我的老本行,或者说十年来就琢磨这一件事。这是针对内部资源来讲。
经过十年来的试错和证伪,投资决策逐渐定位在两差一息:即估值差,折价差,股息和利息。虽然每年投的项目外表看五花八门,但投资决策的核心都来自两差一息,而我赔钱的项目无一不是违背这一定位。
去年的SOHO和合景,就是折价估值差外加高股息的典型项目。不成功的民生银行估值和折价差的逻辑没有改变,只是需要自身业绩的证明,这需要时间,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估值和折价差的效应减弱。这是今后提高确定性权重的反面经验。
去年尝试把目光放的稍微长远些看两差一息,比如小试了几十万仓位在三诺和洁柔。目前看折价估值差无从谈起,股息也不高。但相对于中国巨大的市场,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折价和估值差就会随着业绩的增长而自动产生?这个我也在观察,全当是风险投资。
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就是投资范围的定位;两差一息(估值折价差及股息利息)则是投资决策的定位。这种定位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市场提供的投资机会比较敏感,例如,市场都没有折价品种了,你还愿意再投项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