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倪老师大名倪海,哈尼族人。
认识阿倪老师非常偶然,一觉醒来,想学葫芦丝,上网查到一个号码,于是决定前去看看(感谢网络)。电话联系后找到老师家里。一个安居工程的公寓房,房子不大,只有一室一厅,精心设计之后,家里被分成了几个小区。非常简单的装修,但是家里的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看得出这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庭。一排排挂在柜子侧面的葫芦丝彰显出这个家庭浓浓地艺术气息。阿倪老师很壮实的模样,个不高、国字大脸、皮肤黑黑、头发浓密。(我心里暗暗想,艺术家仿佛不应该长这样呀。嘿嘿)老师先介绍了一下自己,介绍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讲这话时,一脸真诚的笑意,特别地感染人。
随着与老师的渐渐熟识,发现了老师是一个有特殊的气场的人,也可以叫快乐的能力,并且他的快乐非常容易感染人。与他在一起,你会感觉放松并快乐着。
对于一个抑郁症已是最大杀手的今天,为什么老师可以拥有这样快乐的气场?
我真的非常地好奇。
阿倪老师生长于云南元江一个哈尼族村庄里,十八岁前甚至没有到过县城。父亲因为是村长,也算是族长了,(我戏称老师可算是酋长的儿子了喽)所以几个孩子都读了书。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听老师说了几句哈尼族的语言,感觉是一种节奏感很强的语言,强而有力的节奏感。如果用舞蹈来形容,应该用恰恰:轻快而有力。哈尼族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魂不灭,于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携带巴乌、笛子等乐器。以农历十月为岁首,传统节日主要是“扎勒特”(十月年,即新年)和“矻扎扎”(五月节)。过节时还会在水田的田埂上跳舞、唱山歌、取山上的古藤荡秋千(据说是为了纪念七仙女)等等种种游戏。
哈尼族人不仅仅是一个善于制造欢乐的民族,还是一个幽默的民族。在生活中的处处场景,都可以用他们幽默的语言方式来表达。比如喝酒时。我们习惯于用一种感情的绑架方式:感情深一口闷!仿佛不喝就是感情不深或瞧不起对方。……而哈尼人则说:站稳了,兄弟们脚掌抓地别打滑,铆足了劲儿喝呀!(用文字表达不太能真正感觉得出意韵,当老师用哈呢语说出来,并翻译给我听时,我不由得哈哈大笑!)想象一下:几名大汉,端着酒,一个个仿佛不是要喝酒,却是要雄赳赳地准备比武,那场面真的是太欢乐了!生长于这个民族之中的老师,从小耳濡目染肯定会获益多多。尤其作为一名当地贵族的家庭的孩子。(酋长当然算贵族,呵呵)难怪老师这么快乐,原来生长于一个好快乐的民族里。
老师的父亲虽然对于孩子们有读好书的要求,但是课余时间还是象所有哈尼族人一样,对于男孩子们是任其玩乐的(放养!哈哈)。所以各种男孩子们玩的游戏老师都可以参与,想象一下,黑夜里,一大群半大的孩子,打着火把,在稻田里拿着自制弓箭捕鱼啊、捉泥鳅啊。那种欢乐的场景,想想都快乐不已啊。并且,在制作工具的同时,孩子们也学会了非常强的动手能力。
但是,再快乐的民族,出来的也不可能个个都能自带欢乐气场的。快乐是一种能力,一种正能量。老师的快乐到底来自哪里?
尤其阿倪老师的特殊还在于,他自带的喜气是一种正能量的喜气,欢乐而正气!不带痞气。他的欢乐不能用嘻皮来形容。他更像一头威严的雄狮,踞守领地时目光炯炯如炬、鬓发耸立!而转过头来面对自已的后代又可以完全地温柔而宠溺、一起玩耍开心又顽皮。
当城市里的人终其一生在想要摆脱小时候父母过度关注的期待的阴影时,而乡村里长大的孩子因为有着更多的自由的空间而可以个性化地成长,再加上哈尼人特有的欢乐氛围,成就了阿倪老师性格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性格的形成,我感觉与阿倪老师曾经在部队里待过很多年有关系。作为一个幸运的人,曾经县城就是去得最远地方的老师,一离开便是远行。有几个哥哥行为作指南,阿倪老师也向往着外面的世界。部队就如阿倪的学校,将曾经山野里疯长的孩子,渐渐改变为一名受过教育的文明人。并且在部队也学会了许多原来不曾学习过的内容。比如乐器、比如驾驶。而唯一没有变的也不需要变的就是他的欢乐的心性。而在西藏驻军部队待了四年的经历,应该更将阿倪老师性格塑造出了现在的雏形。
西藏,那片离天最近的地方,最为洁净的土地,无数人一生总想要去朝圣一次的地方,而阿倪老师在那儿整整待了四年。拉萨驻军文工团给予了阿倪音乐的滋养,而后来去的驻扎地方日喀则,一个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境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更是让仿佛朝圣过了的阿倪心灵得到了净化。
从部队转业分到学校的阿倪,最初不过只是一名司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优势,现在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民乐器老师。用自己的乐技和对生活热爱的正能量,影响着孩子们。成为了一名快乐的孩子王。还到全国各地去参加表演,吹奏葫芦丝和巴乌的技艺精湛而娴熟,并且情深切切。不愧来自于巴乌故乡的人。他的吹奏,感觉真正将情感溶入,观众会随之而心情飞舞而起伏。可以感受到来自于阿倪的一种真正热爱之下的音乐力量。正如阿倪老师说的“葫芦丝是我们风雨路上的精神食粮,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地灿烂!”
所以,社会的险恶阿倪并非不见不知,而是正如罗曼·罗兰说的那样:“生活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阿倪老师还是一名善良的人,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着需要他帮助的人们。比如帮助没有户口的孩子进到自己的学校读书,不要任何的回报。帮助想要学习的孩子,尽可能的少收学费。(在学习葫芦丝的班中,阿倪老师的收费也是很低的)。
现在的阿倪老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慈子孝、夫妻恩爱,家里总会一团欢乐地气氛。(当然也有吵吵小嘴生生小气的时候。)让人羡慕不已。我们当学生的来到老师家里上课,课间或课前,总会象朋友似的先吃吃老师家的各种水果和小吃,不象上课,更如到朋友家小聚。(老师家总有各种小吃,呵呵!我担心收的那点学费又都被吃掉了。呵呵)当然,上课时老师是很严肃的,还课不好是要被批评的哦。
在大家都各种吐槽原生家庭的时候,阿倪老师给我提到他的父母却是一脸深情。在他的描述中,我看见了一个严父慈母的家庭,多子女。但是除了该提醒的方面,比如读书、比如安全,其它方面父母的政策非常宽松,于是个性得到了发展,童年的欢乐造就了今天阿倪的性格的乐观向上的基础。甚至聊到他的原生家庭,语气的欢快感染到了我,我也跟着开心不已。
开心的同时我也思考了我的成长经历对我性格的影响的优劣,或者说是城市里被圈养长大的孩子成长的经历对性格形成的影响的优劣。
我们的父母是不是过多地焦虑?焦虑的方面主要是:第一安全!于是完全地管束,孩子基本不可能有自由玩耍的时间和空间。第二学习成绩!仿佛这是童年少年时期唯一自己该做能做的正经事。而全然忘记人应该还需要快乐的薰染,忘记教育的最大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会获取幸福的能力。以至,我们长大了,成年了,理解的成功变成了拥有财富金钱,或者高官厚禄。却丧失了幸福的能力。甚至将幸福与拥有财富挂上了勾,甚至可以只要拥有财富,可以牺牲掉亲密、牺牲掉夫妻相守、可以牺牲掉一切正常人本应该拥有的小确幸!
而父母辈的代价更高,完全牺牲掉自己的生活,全方位地关注孩子。这样生活中父母怎么可能快乐?不快乐的父母怎么可能培养出有快乐能力的孩子?
所以,当我们已拥有了过去不敢去想象的丰富的物质生活时,过年亲人相聚的时刻,网络上却是一片吐槽自己不开心,难道不值得我们警醒吗?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已拥有了我们童年不可能拥有的丰富的物质与金钱时,抑郁症却正一点点入侵着人类?
抑郁症肆虐全球 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达百万。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而作为一个本该我们认为拥有不幸福的童年的阿倪(因为他成长的环境很贫脊和落后呀,所以他才会向往外面的世界,不甘于一辈子待在那里),却拥有着这个时代稀缺的可贵的快乐的能力,一种向上的、正能量的喜气。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反思和借鉴吗?
相信阿倪老师的儿子长大后也会拥有幸福的能力。回家不再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不再需要吐槽。而是那个家对他真正有吸引力!
最后,我想说对阿倪的妻子杨老师说:杨老师,你捡到宝喽,哈哈!我愿多染染你们的快乐!
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