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世界”到“乌托邦”:喊一声单身汪,你敢答应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1965 年的 8 月的一天,阳光洒满麦迪逊小镇,耸立的风车正在徐徐转动,一辆老式的福特卡车从容地驶过,廊桥下的河水静静流淌。

外出执行任务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德在爱荷华州的一个小镇途中迷路了。

问路的时候,他遇见了闲居在家的农夫的妻子弗朗西斯卡·约翰逊,

她的丈夫带着孩子去城里办事去了,四天后才回来。

弗郎西斯卡是生性热情奔放的意大利人。大学期间,曾爱过艺术系教授,因父母的反对,虽自己也恋恋不舍,但最终还是选择嫁给了一个“待她好”的丈夫——一个几代人经营农场的农夫。

她也因此完成了一个愿望:从意大利搬到了据说充满了民主、自由和美国梦的美国。

她曾在一家女子中学教书,但婚后两个孩子的抚养、日常的操劳、生活的琐碎占据了她几乎全部的空间,她成了全职家庭主妇。

丈夫理查德带有典型的美国中西部人的恳切,一如他们生活的村庄。

正如她自己所说:“这儿很安静,邻居们都很友好……车子可以不用上锁,孩子们不用担心走失,但是这不是我少女时代的梦想”。

这里的人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早上吃多了蘸着肉酱的饼干而长得浑圆的体型,稳定不变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田园和牲畜的热爱。

为营造与丈夫之间浪漫氛围,她买了意大利人喜欢的白兰地,但却从未开封。

而整个村庄,大概只有弗郎西斯卡仍然保持着读书的喜好。

晚饭过后,她通常会坐在厨房看书,从温特塞图书馆和她参加的图书俱乐部借来的书,历史、诗歌和小说;

她用叶芝的诗句表达她热烈的情感:“我到榛树林中去,因为我头脑中有一团火……”;

她读最新的报纸《注册报》,了解最新的时尚;

她翻阅词典,在她留给孩子们的信中解释何为“远游客”……

所以,当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德出现在这位自称生活在“畸角旮旯”里、整天忙于洗衣做饭耕田收割的小镇主妇面前时,沧桑却又高大强健的身体和风度翩翩的外形、风趣的谈吐和见多识广的气度、以及艺术家的清澈眼睛和纯净的灵魂以及专注于工作时的神情,顿时使弗郎西斯卡产生了说不清的情愫,不由自主地亲自带路去廊桥摄影。

两人在这机缘巧合的空间里和时间里,从倾心长谈到心心相印,于是: 第一天,他们相识;第二天,他们相爱;第三天,他们决定永远在一起;第四天,弗郎西斯卡忍痛留下,选择了家庭,而罗伯特·金凯德则选择了远走他乡。

02

在相处的四天里,他们一起谈论《国家地理》。她认为与罗伯特聊《国家地理》、“制作照片”、“市场”、“艺术”是她的“文学素材”。

而她所生活的当地人,从来不会谈“天气、农产品价格、谁家生孩子、谁家办丧事、政府计划和体育队”以外的事。

他们谈论共同喜爱的爱尔兰诗人叶芝,《当你老了》正是叶芝的名作。她赞成罗伯特对叶芝作品的评价:“写实,精炼,感官的享受,美,富有魔力”。

然而,当地人只会“把诗看做是英雄气短的产物”,这使她感到受伤害,感到孤独。

在第一次陪罗伯特去廊桥的路上,当罗伯特想收听一个电台的节目无法调频时,她能准确地说出调频的赫兹。

而婚后她与丈夫的生活,没有激情,也没有波澜,用小说中的话说,“她对于他更像一个生意合伙人”,像是同居一室的“舍友”。

但是,在与罗伯特相处这四天里,她重新发现她会亲吻,会用身体表达喜怒哀乐。他仿佛给了她一生,给了她整个宇宙。

用她自己的话说,“把我分散的部件合成了一个整体。”

而当初,罗伯特问她结婚多少年了,她竟然回答不上来,扳着指头算了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只是说“很久了”。

在第四天,也就是最后一天的晚上,他们俩面临痛苦的抉择,因为对于弗郎西斯卡而言,“留下是种错误但是却不能离开”。

她对罗伯特绝望而又哀伤地说:

“假如你把我抱起来放进你的卡车,强迫我跟你走,我不会有半句怨言。

你光是用语言也能达到这个目的。但是我想你不会这样做。

因为你太敏感,太知道我的感情了。而我在感情上是对这里有责任的。

是的,这里的生活方式枯燥乏味。

我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浪漫情调,没有情欲,没有在厨房里烛光中的翩翩起舞,也没有对一个懂得情爱的男人的奇妙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没有你。

但是我有那该死的责任感,我不能使自己摆脱我实实在在的责任。

假如你强迫我跟你走,无论用体力或是精神力量,我都无力抗拒。

不过,求你别让我这么做,别让我放弃我的责任。

我不能,不能因此而毕生为这件事所缠绕。

如果现在我这样做了,这思想负担会使我变成另外一个人,不再是你所爱的女人。”

实际上,四天之后弗朗西斯卡和丈夫进城买东西的时候偶遇罗伯特。

那一天,大雨滂沱,浓雾弥漫。

罗伯特的车就停在不远处,他从车里出来,站在雨中,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他望着她,神情悲伤,不发一言,只是用默默的注视表达无法言说的千言万语。

他转身上车,走在理查德夫妇的车的前面。

在红灯口,她看见罗伯特把她送给他的项链挂在后视镜上。

从那一刻起,她的心如惊涛巨浪,不能平静。

她的右手紧握车把,但车把好似千斤重。

她想让她冲出驾驶室朝他飞奔而去,为了“这么确定的爱,一辈子只有一次,不论你活几生几世,以后永不会出现”;

但是,另一方面,丈夫是个 “一辈子没伤害过别人的”好人,“孩子们已经大了,要开始体会爱情的奥妙,然后与另外一个人一起生活”。

所以,车门终究未开。

绿灯亮了,罗伯特的车左转而去,她和理查德的车笔直而行。

那一刻,她痛苦地挪开了想拉开车门的手,掩面痛哭,肝肠寸断,泪流满面。

03

实际上,弗朗西斯卡的故事直到死后,才用日记的形式告诉两个已经临近中年的孩子。

四天里的邂逅、相知、相爱、挣扎到最后的分离,形成了弗朗西斯卡一生珍藏的日记,也成了罗伯特相机里最宝贵的时光。这些照片在罗伯特死后全部寄给了弗朗西斯卡的孩子们,并且委托孩子们把他们的骨灰撒在两人爱情的见证地廊桥之下,让他们真正永远在一起。

弗朗西斯卡在遗嘱里对孩子们说:“我把所有的爱给了你们,我的孩子们,现在我死了,我希望将我的身体留给罗伯特·金凯德。”

实际上,在分别之后的20多年里,弗朗西斯卡说:“即使他不在我意识中时,我仍然感觉到他在某个地方,他无处不在。”

当侍奉丈夫去世之后,弗朗西斯卡四处寻找罗伯特却发现对方已于几年前去世。罗伯特的遗嘱说,将全部财产和物品归弗朗西斯卡。

从这一点看,罗伯特兑现了一生只爱一人的承诺,没有因工作的奔波而四处留情。从爱情的排他性来看,弗朗西斯卡一辈子的思念和坚守是值得的。

同时,母亲的经历也给了儿女不同的启发:它让儿子麦克更珍惜自己的婚姻,回到了妻子身边;让女儿西斯果断地做出了离婚的决定,与终日放荡酗酒成瘾的丈夫分手。

04

第一,从“全世界”到“乌托邦”,爱情的疆域似乎渐渐萎缩,越来越小。在青年时候,爱情萌发时的热恋期,仿佛对方就是全世界,一颦一笑都牵动着自己所有的情绪。但是,结婚之后,正如弗朗西斯卡所言: “女人决定结婚生子时,她的生命一方面开始了,另一方面却结束了。生活开始充斥琐碎的事,你停下脚步,呆在原地,好让你的孩子能够任意来去。他们离开后,你的生活就空了,你应该再度向前,但你已忘了如何迈步。”所以,面对这一份突然到来的成熟感情,弗朗西斯卡最终只能选择将它放置在温暖而安全的心房。

换言之,爱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同一个生命体,有自己的成长周期。它会从年轻时的“全世界”变成只能在想象或者回忆中存在的“乌托邦”。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择一个人,等于选择一种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生活的内容差不多,不外乎养育孩子,操劳工作。但是生活的方式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却可以有所不同。

我在这里并不是主张婚外情,而是说,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如果是真心相爱,仅仅讲伦理的大棒而不讲个体心理和生理的欲求,同样是不道德的。换言之,如果妻子有外遇,或者女友移情别恋,实际上更应受谴责的是丈夫而不是妻子,因为正是因为丈夫孱弱的心智、对爱情的忽视或者是愚蠢的脾气,才会把妻子推入他人的怀抱。——很多人不经常干这种事么?

所以,当满头白发的老年弗朗西斯卡伺候卧病在床的丈夫到生命终结的时候。丈夫对她说,我知道你跟着我过得并不开心,你有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不能没有你,我爱你。

那一刻,不知道弗朗西斯卡是该感谢呢,还是一声长叹。

第二,爱情需要两个人共同建构一个不断丰盈的精神世界。当领取结婚证的那一刻,法律规定了你拥有合法的妻子或者合法的丈夫,但是它无法规定对方思想上、精神上永远是你的妻子或者丈夫。这个过程只能靠两个人共同去建构一个不断丰盈的精神世界,这样世界才可以继续叫做“爱情”。

黑格尔曾说,在爱情里最高的原则是主体把自己抛舍给另一个性别不同的个性,把自己的独立的意识和个别孤立的自为存在放弃掉,感到自己只有在对方的意识里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认识。双方只有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人到这种同一里,才能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

这需要双方同频合拍的精神成长,如果有一个人落伍了,或者根本就没有进入对方的世界,那么爱情消散的悲剧必然发生。反过来,也只有建构好了共同的精神世界,相爱的双方才能真正从爱恋期的狂潮中找回自我,并且源源不断地从中汲取能量,然后自新成长。

因为毕竟,仅仅凭对一个人好,然后就想获得对方的爱,这是被无数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第三,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实际上是爱情和婚姻最大的危机。说到这里,大家知道我讲的是电影《廊桥遗梦》,也有同名小说。这个故事给予我们最大的启发是现实的:随着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高等教育的普及,受过良好教育的男女一方面完全有能力解决温饱和任性地消费的问题,甚至过上中产的生活,让日子过得滋润而惬意;但是另一方面精神的多层次需求与平淡的日常生活常常形成深层的矛盾,浪漫的缺乏、诗意想象的缺乏就被凸显出来。

如果是贫困状态,那么争取基本的生存权利是两人共同的奋斗目标,精神世界也因此同样狭窄而相安无事。

如果是极度富有,那么两人也可以有各种享受的多层次体验。

但是,现实却是这种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这种“平淡性”实际上是最危险的,它虽然是生活的底色,但仅有底色没有亮色,是平庸的。整天沉浸于繁忙的家务之中,会让人内心变得愚钝麻木,程式化的生活,会让人的真正自我逐渐丧失。因此,如何完成对这种平淡无奇的超越,内心的焦虑和困扰会不断地以或隐或现的方式出现。

如果我们再把眼光在聚焦到现代女性身上,你会发现,弗朗西斯卡所体现出的探索、思考、进取、独立、自尊等气质在50多年后的今天有更高层次的呈现:现代的知识女性能够以自己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生命意义,关注自我命运和情感。她们反抗女性的被动、压抑和服从,善于利用平等竞争的平台追求自己的事业,她们重视内在的心理感受、自我本能和欲望。

所以,娶一位妻子,或者交女朋友,要自觉认识到这一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05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2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79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85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9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89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0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4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1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4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58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