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语文时代,写作成“老大难”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意识,要开始“大语文”制度的改革,提高语言类学科在考试中的占比。”
以上这则来自于今年教育部对大语文改革的通知,让广大家长意识到学生们已经进入“大语文”时代。区别于前几年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几年则是“得语文者,得天下”。而在语文考试中占比最重的作文,也成为令无数家长和学生竞折腰的“老大难”。
小学低年级就开始看图写话,小学毕业需要达到600字的写作。身边有多少孩子坐在稿纸前眉头紧锁却毫无思路?有多少孩子把“流水账”写成了日记?又有多少孩子拿起笔就写却达不到基本的字数要求?
二. 阅读与练习,提高写作的基石
语文不同于理科通过刷题能快速提分,它是一个十分依赖日常积累的学科。 而写作能力的欠缺也多半是由于平时的阅读量不够,或者缺乏写作技巧的日常练习。因此,各种线上线下的“阅读班”、“写作班”就应运而生了。而我们家长往往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了高高在上的“监督员”。我想这个角色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都是本色出演。
这里,我想分享给广大家长的是我们除了“监督员”,还可以去演绎更多的角色来帮助孩子快速提高写作水平。
三.家长做好演员,孩子写作不再犯难
1.演好“大忙人”,轻松实现自主阅读。
很多家长在鼓励刚上学的孩子阅读时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并不喜欢阅读纯文字的读物,更依赖于阅读“绘本”或者漫画书。如果要提高写作水平这两种书自然是不够的。那怎样做好过渡呢?“大忙人”这个角色,就可以帮我们实现。
首先,我们一定要清楚孩子的喜好,有的孩子喜欢侦探类,有的孩子喜欢童话类等等,像我儿子他最喜欢的是恐龙类书籍。然后,我们就可以从中选一些这类题材中文字多图片少的书。孩子刚上二年级时我选了一本作家袁博的恐龙主题小说,每3-4页会有一个彩绘,整体以文字为主。最后,我们先陪着孩子读,或者读给孩子听,当读到一些引人入胜的环节时,你就要随时进入“大忙人”角色了。比如读着读着你就说哎呀,妈妈还有个邮件要处理。让自己“忙起来”,趁机把书交给孩子自主阅读。面对已经进入情节的孩子,他们自然会迫不及待地自己读起来。每天这么“演”一出,没几天孩子都不想找你这个“大忙人”了。记得我当时只是给儿子读完小说的序言,他都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开始自主阅读了。后来,他一口气读完了袁博的恐龙系列所有小说。现在已经能读类似《甲骨文学校》和沈石溪老师的动物类小说这种几乎全文字的读物。
2.演好“老师”,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
我这里提到的老师,真的是学校里的语文老师。我们家有一个号码被我存成学校语文老师的名字,并把它加微信好友。别小看这个号码,它可是鼓励孩子写作的“神器”。孩子在家做了写作练习,只有家长表扬,他不一定会有强烈的成就感,但如果能获得老师中肯的点评,孩子自然会兴奋加倍。除了“老师”在朋友圈的点评,我们也可以“假传圣旨”。比如告诉孩子:“你们语文老师今天和我说了你是班级里最有写作天赋的,潜力无限。”如果哪天他真的获得了语文老师的“好句波浪线”,我们更应该马上加深老师说的这句话:“你看,老师就说你是最有写作天赋的”。慢慢地,孩子写作的信心就会建立起来,然后会开始尝试写作的练习。当然练习完,千万别忘记发到朋友圈给“老师”点评哦。
3.演好“诗人”,助力孩子做到“诗词入文”。
教育部有关大语文改革的通知,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体现了“文史哲不分家”。要写好作文对历史对古诗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帮助孩子学习更多的古诗和历史背景,并能做到“诗词入文”这种高段位写作方式,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扮演好“诗人”这个角色。
比如,游玩的时候看到池塘,你如果能“即兴”说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下雨的时候能应景的吟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喝酒的时候也能随意来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那么孩子也多半会在你“不经意”的诗人角色影响下主动地了解和背诵更多的诗词,更关键的是这种在日常生活中的古诗展示会更容易让孩子把它们用在作文里。
4.演好“学生”,让读过的书记得住。
有的家长可能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就是孩子从小也读了很多书,可怎么就用不在写作上呢?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常见,这是因为我们人类大脑都是有惰性的,不会把所有的内容都储存在长期记忆区。而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提出的“费曼学习法”。这个方法的核心是让孩子把看的书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那讲给谁听呢?如果让他讲给“监督员”听,他还爱讲嘛?所以这个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要演好“学生”的角色。要眼巴巴地求助孩子,像每天追剧一样追着孩子更新他看的书。听完孩子讲完,也要像学生一样提几个自己的问题,让孩子解答。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我们可以增加孩子讲书的热情,也能增加他们对读物的思考。能讲出来的书,你还担心他用不到作文里去嘛?
记得我儿子一年级下刚开始接触看图写话时,只能写三行半,内容极简。后来在陪伴他提高写作水平的路上我不断扮演着以上的各种角色,现在儿子上三年级虽然不是写作上的学霸,作文已经不是难题了。二年级还在假期里还写过超一万字的小说。
其实用心的家长会发现我们要扮演的远不止以上这些角色,还有更多的角色我们可以去演绎,去陪伴孩子。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只有“写作”这个拦路虎,会有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果我们只会演“监督员”或者“管理员”,那孩子们就会缺乏自己去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情感引导教育专家金伯莉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中提出,家长应该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怎么做。我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也正是想理解孩子,引导孩子。
所以,会演戏的家长,不仅能培养会写作的孩子,更能培养不怕困难的孩子。当然,不管我们扮演哪一个角色,给孩子们印象最深的角色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好妈妈(或者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