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夕阳从芦苇荡里影影绰绰地照过来,金黄的余晖温暖而从容,天上有不知名的候鸟飞过,仿佛携带着一些淡淡的离愁别绪,突然,一只野鸭子扑腾飞起,惊动一群不知名的小鸟,河边垂钓的渔翁形容恬淡,远处,有袅袅炊烟升起……
一副多么令人沉醉的伊犁河边湿地风光。
这些年,其实,我们不容易看到这样的场景了,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城镇化的推进,安静的田园风光已成奢侈。
好在,我前几天去伊犁河边的时候,在城市海景公园的那片不大的水域里,竟然完好地保留了一大片的芦苇,它们和我很多年前看到的一样。
多么幸运的芦苇啊。
虽然,百度上说:芦苇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在我国则广布,其中以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腾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额敏河谷,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苇区,是大面积芦苇集中的分布地区。但是,坦白地说,伊犁河边的这些芦苇能保留到现在,是芦苇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幸运。
人类因为城市化的生存,失去了多少朴素的乐趣,比如面对一丛芦苇时的安静。
当然,我们的身边现在并不缺少植物,街边和公园里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草木郁郁葱葱、姹紫嫣红,可是,我们的历史、往日的记忆或故事除了由文字、典籍、建筑来保存,似乎应该还要加上乡土植物!只有他们才能讲诉着土地的故事,传递着曾经乡野的信息。如果有一天,我们想给孩子讲芦苇的故事时,身边不能随手拈来,水面就在眼前,河岸就在脚下,但却没有熟悉的植物,睡莲、水生美人蕉也许漂亮,但那盆栽的状态显然表明它与这片水的隔膜,它的客居的身份。
也许,我们这才会更加怀念一丛芦苇。
面对着这片勃勃生机的芦苇,如果展开想象,那芦苇定会有一个艰难的生死挣扎的过程,伊犁河边已经是未来的发展要冲,滨河大道旁一定会有更多的植物加入,但也许只有芦苇才能顽强地告诉人们这片土地的过去,河汊?湿地?
只有这样的乡土植物才能提醒人们关注土地的过去,保留着对土地历史的记忆。
天才的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我听后想,这是一种诗意形象的比喻,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今天,“有思想的芦苇”能否给更多芦苇和谐相处的机会?
常常出神地想:在伊犁河畔即将五彩斑斓的灯光背后,在平坦舒适的滨河大道旁边,能不能保留那么些恣意生长的芦苇,在河边扎根,无拘无束的生长着,在雄伟的伊犁河大桥边上摇曳着,蓬勃向上,那满目的芦花依然洁白光泽,充满蓬松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中,画上生命的句号。只一抹淡漠漂浮,一份清高,一份落寞,一份不为人知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
那将是多么诗意的伊犁河啊。